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5144
    2023-11-09
  • 王树增由于遵义附近敌情严重,中央原本打算在遵义建立苏区的计划不得不放弃,中央红军准备撤离遵义,此时,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向遵义合围而来。那么,中央红军将往哪个方向突围,中国革命的道路又将走向何方?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虽然没有实现在遵义建立苏区的目标,但是全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124
    2023-11-09
  • 周英杰有清一代,纪晓岚可算是在文化方面屈指可数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综括他的一生,除了在做官方面表现不凡,一直做到了协办大学士的职位之外,在文化方面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乾隆皇帝的授命下,领导编纂了当时最具有想象力的“形象工程”——《四库全书》,并著有一部以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199
    2023-11-09
  •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常常遇见“蚕室”这个称谓。“蚕室”其实就是宫刑的代名词,因此古书中总是记载着谁谁谁受了宫刑之后“下蚕室”,如司马迁曾经在著名的《报仁安书》中说自己“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即我受官刑后被囚禁在蚕室里,为天下人耻笑。汉昭帝也曾下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234
    2023-11-09
  • 佚名总理衙门的会谈纪要1894年7月27日,中国“外交部”(总理衙门)紧急召见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就运送清军的英国商船“高升号”被日本舰队击沉之事进行磋商。在两天前发生的这场悲剧中,近千名中国士兵和几十名欧洲船员一同罹难,国际社会被如此惨烈的海难和日军的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609
    2023-11-09
  • 牛踏秋刘邦与项羽之争,其胜败之因,古今纵论不一,而我们则不妨从宿命论中找出楚汉争霸的胜负缘起。从蔑视始皇帝的“彼可取而代之”的霸权主义,到垓下失利四面楚歌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壮绝唱,再到乌江岸边放弃东山再起机遇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283
    2023-11-09
  • 余祥留《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刘邦崛起之谜》中写道:未央宫建成以后,群臣都来朝贺,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一吵起来就拔剑往柱子上砍……弄得场面很混乱。到了汉七年,长乐宫也建成了。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697
    2023-11-09
  • 雷池月在中国古代,做宰相难,原因在于宰相是百官之首,处在封建政治的枢纽位置,君相、君民、官民、宫府、僚属各种矛盾在他这里汇集,这就要求他不仅要有远见卓识,能知人善用,更要能宽容大度,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善于揣摩圣意,因势利导,把体制的缺陷所可能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717
    2023-11-09
  • 刘谨上期回放:唐末藩镇割据,动荡不安,出身于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的冯道忧国忧民,为了一生的梦想和追求,他先后侍奉大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勗,虽然此二人都并非明主,但冯道在纷繁复杂的官场政治中奉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对上竭力尽忠、对下充溢同情、力求善始善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356
    2023-11-09
  • 郑骁锋一有些中药也是像人一样有姓有名的,如姓徐名长卿、姓何号首乌等,但作为药名原型的徐某人、何某人却都是传说中的角色,当不得真。可也有那么一味药,它的名号竟人了正史,而且赫然还是本纪——帝王的身份;更不简单的是,还是本纪开卷第一篇:开国皇帝!这味药,名为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021
    2023-11-09
  • 张宏杰18世纪末,虽然英国已经与中国贸易多年,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贸出口国,也是第一大外贸进口国,但英国人只到过中国的一个城市——广州,一个地方——十三行,且在贸易过程中受到种种限制,处境可怜。为了能够和中国政府直接对话,劝说中国改革外贸制度,以扩大中英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949
    2023-11-09
  • 谌旭彬一场公元1世纪的贸易战经营了一辈子西域的班超,在晚年曾有过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沿着丝绸之路出访罗马,与这个西方最大的丝绸消费国、汉帝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建立直接的联系。公元97年,甘英被选中担负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使命。甘英和他的使节团越过葱岭、穿过大月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934
    2023-11-09
  • 之染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罪。”(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61
    2023-11-09
  • 诚寻各路英雄豪杰共襄历史文化盛举2008年金秋,河南省文化厅主管主办、传奇故事杂志社出版的《百家讲坛》杂志将迎来她的两周岁生日。在此之际,《百家讲坛》杂志将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专题性报道,整合有深度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更多深层次的文化资讯,为读者提供更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72
    2023-11-09
  • 夕阳红等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其《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可谓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对教师职责进行的论述,并且他还指出师和“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标准。然而到了当代,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348
    2023-11-09
  • 闫殿军提起“竹林七贤”,颇能让人联想到玄音妙律、水墨丹青的中国文人生活图景。但揭开这层面纱,回想七贤的故事,却可见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抹侧影。竹林中人相聚百家岩,终日在竹林中饮酒清谈,全是些高山流水、玄虚的论道。其中有的是不得仕途,有的是厌世嫉俗,各种心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404
    2023-11-09
  • 彭匈《三国演义》里的王允,官居司徒,位列三公,级别相当高。从朝廷角度而言,剪除篡逆,延续汉祚,他应是一大功臣。董卓进京,坏事做尽,国人皆日可杀。曹操聚十七镇义兵,几番厮杀,都无损其毫发。反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王允,竟然将董卓活活玩死,不能不让人叹一声钦佩。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396
    2023-11-09
  • 徐怀谦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皇帝中是名列前茅的,可是他对太子的教育并不成功。其中的道理他悟得很清楚,可就是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恰恰相反,事物的轨迹总是朝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他先立的太子是李承乾。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太宗可谓煞费苦心,他为儿子挑选了最优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87
    2023-11-09
  • 张鸣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要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皇帝的脏衬衣不好洗,不是皇帝的衬衣特别脏,而是衬衣的主人是皇帝。中国人有写诗的嗜好,士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180
    2023-11-09
  • 荷山年轻时候的杜甫在长安很是风光过一阵子的,无奈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搅乱了唐代那个宁静了100多年的王朝,于是,一切都改变了,同样,杜甫的一生也改变了。公元762年,时值其好友严武在成都就任剑南节度使,杜甫无路可行之下,就直奔成都找严武去了。于是,历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169
    2023-11-09
  • 汪曾祺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词。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