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晁错,两千多年前的一个知识分子。凡上过中学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觉陌生。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古文《论贵粟疏》,就是这个人的大作。西汉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打的也是这个人的牌子——“诛晁错,清君侧”。一次那么高规格的叛乱,指名道姓要杀的,居然只是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宛新杨志庆2008年7月29日,沉寂了300余年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核心区域——九州景区,终于向世人展露出了它的神秘面目。曾经目睹这座园林之率雍容华贵的欧洲人,誉其为“万园之园”,称园中富丽堂皇的景象难以用语言描绘,匪夷所思。然而,148…[浏览全文][赞一下]
荷青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出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浏览全文][赞一下]
对联征答:2008年第八期上的对联征答活动中,择其对仗工整和精妙者,以飨读者。1上联:桂子山上桂花开,扫桂庭,煮桂酒,迎贵人,贵人醉卧桂香中下联:梅雨亭前梅子落,观梅瀑,品梅香,伴美眷,美眷伫立梅潭上2上联:科名长驻,只叹魏武挥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浏览全文][赞一下]
金刚经桓温伐蜀之时,曾遇见一个历经诸葛亮时期年过百岁的小吏。不可一世的他厉声问小吏:“今天谁可与诸葛丞相相比?”小吏答曰:“诸葛在时,不觉得有异。自他死后,无人可以与他相比。”桓温感慨:“夷少城,犹存孔明庙。”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浏览全文][赞一下]
水银河从17世纪晚期开始,整个欧洲曾掀起了一股近百年的“中国热”,所谓上有天堂,下有中国,这一切的引导者是路易十四,而他本人对康熙大帝的崇拜进而影响了整个欧洲。如果说治理国家是项技能的话,路易十四和康熙皇帝都是专家级的人物。同康熙一样,路易十四也是位少年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茂旭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出了一次奇怪的人事任命:野王(今山西沁阳)令王梁忽然被光武帝封为第一任大司空(工程、水利部部长)。三公之一,何等殊荣!王梁又惊又喜,没料到自己会蹿升得这样快,更没料到是迷信帮了他的忙。原来,刘秀提拔他,是因为符谶《赤伏符》…[浏览全文][赞一下]
苗祺辉在古代,即便是盛世,只要一有涔旱灾害之患,都可能会引发人吃人的事件,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中“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句,就是真实的写照。至于逢国家战乱之时,穷苦百姓的命更是连猪狗都不如。唐末僖宗时期,军阀杨行密围攻广陵将近半年,“城中食尽,米斗四十千…[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宝松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便是人称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号称一枝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飞狐周伯通……”一时间,这段文字便成了朋友间调侃时的经典流行语。那么,这“一枝梨花压海棠”究竟是何意,又典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魏锋“五胡乱华”是中国一段长达300多年血腥与暴力、荒诞与悲剧的历史,其间称王称皇者如过江之鲫,改朝换代如走马灯。史载,西晋亡时,全国人口2000万,北方人口至少1500万以上,然而五胡乱华后,人口锐减,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只剩400万左右。到公元349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英子公元879年,号称“冲天大将军”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迅速占领了浙西、浙东,并进入了广州,向唐僖宗上表索求天平节度使的官职。唐僖宗紧急召集众大臣议论对策,以宰相郑畋为首的众大臣力主和平解决的策略,认为:“巢之乱本起于饥,其众以利和,故能兴江淮,根蔓天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马斗全古来两句很有名的话,有的人引作“膀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有的人引作“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那么,究竟是“下扬州”,还是“上扬州”呢?如今不少人误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当作了古人诗句,这句出于古人小说的语句形式有些像诗句,但却不是诗句。查其…[浏览全文][赞一下]
钱皮一提到“刮骨疗毒”,人们就会想到关羽,继而想到华佗。其实,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的医生不是华佗,而是另有其人。对于“刮骨疗毒”一事,《三国演义》中这样描写:“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越梦《论语·微子》有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说的是当年孔夫子率诸子周游列国时,曾使子路询问过河之渡口,竟无人愿告知。这便是“无人问津”之典故。但昔年让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却并无具体史籍记载。故孔子“问津”处说法颇多,迄今为止尚无…[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春地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非一支笔、一卷书所能书写,而以一部奇书《三十六计》为主线,却能延展出一部浩瀚的中国政治史。《三十六计与中国政治》以与众不同的视角为你纵说历史风云、解读中国政治。“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搂。”唐代诗人赵嘏的这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菜园子南越之地自古以珠为至宝,按照当地的风俗,生男称“珠儿”,生女称“珠娘”。在象郡白州(今广西玉林博白县)双角山的绿萝村中,有一个梁姓珠娘艳质天成、美貌绝伦。西晋太康年间,一位远方来客途经此地,惊慕她的美貌,遂以十斛珍珠(又说为三斛)为聘,将她娶为小妾,…[浏览全文][赞一下]
无影脚壹应该说,杨志的人生起步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一来他是名将杨老令公之孙,贵族身份非今天的暴发户可比;二来他20岁时考上了武举,做到了殿司制使官,本身又有家传本事,加上朝野亲朋照顾,四五十岁混到地方军区当个司令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杨志的运气实在不好,先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启阵宋代著名书法四大家的排名为“苏黄米蔡”,其中“苏黄米”分别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但“蔡”究竟是指蔡襄还是蔡京,却众说纷纭。那么,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蔡”,究竟指的是谁呢?最早记载书法四大家的是元朝时南宋遗民王存。王存在《跋蔡襄洮河石砚铭》墨迹中称蔡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传录刘心武评《红楼梦》引起了轰动,他不过是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解读,小说毕竟不是历史,而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作家的刘心武不是不明白。刘心武大师称贾宝玉就是曹雪芹,我不赞成,应该说贾宝玉身上寄托了曹雪芹的精神和愿望。曹雪芹是一个封建制度的补天派,《…[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泰靖在词曲中,女子心爱的人常以“潘郎”或“檀郎”为代称。“潘郎”即指潘岳,字安仁,小名檀奴,是西晋排名第二的文学家,也是古代文人中著名的美男子。他究竟美到什么程度?《晋书》中载,潘岳20岁到洛阳做官后,与夏侯湛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人们形容他们二人在一起就…[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