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所谓名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与标准,其“名”是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靠领导视察、题词或“验收”、“评选”弄出来的。名校有悠久的历史,并在某个历史时期有过辉煌的业绩。在基础教育界,名校往往是某种时代精神的体现。医学家吴阶平带博士生,对学生高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静洲抗日战争期间,华中抗日根据地及其边缘地区主要流行三种货币:即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简称为“法币”;汪伪政府发行的货币,简称为“中储券”;各抗日民主政府发行的货币,为了区别于前两种,简称为“抗币”。这种抗币,安徽有“淮南币”、“淮北币”、“大江币”,江苏…[浏览全文][赞一下]
凌大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背叛祖国,投靠日本人。1940年3月,在日军扶持下,南京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的伪国民政府。伪南京市警察厅长申省三为了求荣卖乖讨好汪精卫,特地赶到灵谷寺,强要当时的楹联名家灵谷老人为其撰写一副贺联,未料遭到灵谷老人万般推辞,可申省三硬…[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庆艳清末,一些进步女子提倡女权,因此刊行了女子报。女子报中有名的是《女学报》和《中国女报》。《女学报》是中国第一张女报,由陈撷芬创办。《中国女报》乃秋瑾所创办,年份较后。据张静庐考证说:“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看,中国近代第一份女报应该是《女学报》。它创…[浏览全文][赞一下]
乐朋民权一词,在西方同于民主,均叫democracy。在中国,民权首见于出使西洋的郭嵩焘日记。1878年,他判定“西洋政教”,“民权常重于君”。之后的黄遵宪、薛福成,从东邻日本转引民权说,而在日本,民权就是民主的译文。可“民权”一经传入中国,很快就变味走样…[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力1928年4月成立的中华慈幼协会以“创导实施各项有关儿童福利事业,为全国儿童谋幸福”为宗旨,蒋介石任名誉会长,孔祥熙为理事长。为使儿童福利事业能够引起更多人士的关注,中华慈幼协会展开了各项积极活动,而倡议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馨荣自从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1895年1月8日在实验室发现X射线,不到两年时间伦琴x光机就被引进中国,苏州博习医院是从美国引进使用x光机的国内第一家医院。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从欧美引进x光机的情况按时间顺序排依次为:1897年12月苏州博习医院、18…[浏览全文][赞一下]
白林林宗教具有精神感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军阀机缘凑巧。不期而然地选择了宗教这种形式作为他们集团维系的外壳。冯玉祥的“基督军”民国元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冯玉祥应朋友之约到崇文门内的美以美会听道。这次听讲给冯玉祥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基督教与自己“献身救国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兴勇“蒋家天下陈家党”是人们对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在国民党党内地位的形象概括,殊不知陈果夫还是个业余美食家。梁实秋先生就曾说过,国民党元老中美食专家有两位,“一位是谭组安(谭延阁,字组安,也作祖安)先生,一位是陈果夫先生。谭知味而不知养,陈则味养兼知,允…[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垄1987年,我还是一名在校读书的高中生。那年春天,我牵头创办了苏中里下河地区第一家青年文学社团“柳堡诗社”,斗胆写信给著名作家、小说《柳堡的故事》作者胡石言老师,邀请他担任我们的名誉社长兼顾问。没想到,在我们满怀期盼又几乎不敢抱有任何希望的心境之中,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顾育豹早年列宁与孙中山建立的通信往来,都是由懂俄文的宋庆龄帮着实现的。宋庆龄因此接触到了列宁的革命思想。自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她就开始追随共产党,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公开或秘密地协助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1937年,一次在和上海地下党派到她身边工作的李…[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冀新四军名将、开国中将王必成,绰号“王老虎”。脍炙人口的小说和电影《红日》的主人公沈振新,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王必成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曲折,他战功卓著,威名远扬,忠于真理,一身是胆,光明磊落,正直无私,长期身居党政军要职,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钦鸿1929年1月,曾经受到茅盾、郑振铎等文学大家扶植的太阳社作家顾仲起突然自杀。这不但使他正处于巅峰期的文学创作戛然而止,而且也给现代文坛留下了疑团。几十年来,他的家乡人民和现代文坛并没有忘记他,时断时续地还有一些人撰文对他进行怀念或研究。但毕竟时光的流…[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伟东1910年11月,费孝通出生于江南水乡吴江县城所在地松陵镇。他的姐姐费达生生于1903年10月,比费孝通大7岁。有一次,费孝通谈到姐姐时,这位饱受坎坷磨难的耄耋老人动情地说:“我的姐姐是承担了我母亲的责任,爱护照顾了我一辈子。”费达生从小就欢喜最小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武权1958年,对于当年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刻骨铭心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元纪年的概念,成了“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五风”(共产风、瞎指挥、强迫命令、浮夸风和干部特殊化风)的代名词,它给历史、国人和后辈子孙们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深刻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曹如诚“文革”前后,被誉为“当代草圣”和“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大师林散之先生数度客居扬州,在这里他不仅创作了大量与扬州有关的诗、书、画作品,还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而又意趣盎然的故事。今年和明年正值林散之诞辰110周年和逝世20周年,笔者特地拜访了他的女儿林荇若…[浏览全文][赞一下]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浙江余杭人;夫人汤国梨(1883—1980)字志莹,号影观、苕上老人,浙江吴兴人;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为笔者业师,浙江温州人。章氏为一代儒宗,夏氏为一代词宗,汤氏亦擅诗文,三人同为浙江人,分处苏、杭两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楚2009年4月,钱复先生以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代表团领队身份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并于4月19日与温家宝总理会谈。笔者不禁回想起20年前采访胡适侄外孙程法德先生时,他涓涓絮絮回忆少年时代与小宝(钱复昵称)耳鬓厮磨的往事。唐诗有云:“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九凤1992年的9月3日,我们为纪念周恩来百岁诞辰事宜前往北京万寿路,找到了曾任周恩来军事秘书的雷英夫少将。听说我们来自周总理的家乡淮安,雷将军非常高兴,刚一落座就十分动情地说:“没有周总理对我的保护,我雷英夫是活不到今天的!”原来早在“文革”之前和“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海芸1944年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进入尾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中国战时生产局”在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成立。这一机构为何产生?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它又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了哪些工作呢?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付日本法西斯这个共…[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