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清张贴画与“文化乡愁”假如說有什么事情和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动迁有正相关性的话,那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全国性收藏热潮,可算是重要的一件。随着老街道的越拆越少,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收藏市场的热度,却于同时期节节攀升。熟悉的生活从此开始迅速远离我们,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鉴别文物以鉴定字画为最难,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古代名书画家多若繁星,他们青、中、晚年时期的作品有所不同,而且历代临摹名家书画甚多,仿制作伪者不少,鱼龙混杂难以分辨;还有不少是后落款,假面题、跋、序之作,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有鉴别字画基本功,一眼也是分辨不清!…[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建民一1938年8月,因抗战避居成都的诗人卞之琳、何其芳,小说家沙汀等人,在自己办的一份小小的《工作》半月刊休刊之后,悄悄地在一个“已略显秋意的凉飕飕的早晨,登上了去西安转延安的旅程。”到达延安后,他们一行还得到毛泽东的接见,显示了这里当时对知识分子的重…[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彦林抗战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建政纲领在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改革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更是深受群众欢迎,也因而催生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边区政府新政策深入人心1941年7月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召开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追寻起来,沈从文对全集有过两次“表态”要不要编辑出版《沈从文全集》?沈从文生前没向家人做过任何交代。但追寻起来,他对自己的全集曾有两次表态。第一次是1947年后,在生活书店1934年出版的《边城》封面上,他留下这样的字迹:“第一版留样本全集付印时宜用开明印…[浏览全文][赞一下]
程中原一胡乔木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作为重点批判对象受到严重打击,可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还是没有恢复正常的政治生活。1977年四五月间,邓小平再次复出已成定局。邓力群正同王震计议,通过什么途径让胡乔木重新出来工作。就在这时,五一劳动节后刚刚上任的国家出版…[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心仪徐志摩的一生,被隐去的是怀揣着救国梦想渡海、以政论文章针砭时弊的青年热血,被放大的是两段婚姻、三个女人和几首口耳相传的爱情诗。1918年8月14日,上海十六铺码头,“南京号”轮船缓缓起锚离岸。21岁的徐志摩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前来送行的亲友告别,踏上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鹿耀世2011年,是晚清历史人物鹿传霖逝世101周年,2010年8月24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举办了鹿传霖及晚清史学术研讨会。河北定兴县领导吴奇玲、姚克欣一行,四川大学党跃武先生一行,清史专家姜涛、李细珠、马忠文、王俊义、张虎等十余位先生及在京的定兴籍鹿氏…[浏览全文][赞一下]
郁达夫办酒厂在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所谓“东亚共荣圈”计划、大举入侵亚洲国家的时候,郁达夫曾避难于印尼苏门答腊,还在那里办过一家酒厂。据刘保昌先生所著的《郁达夫传》中记述,作为一介书生出身的郁达夫,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短时间“下海”成为酒厂老板,还把买…[浏览全文][赞一下]
韩策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1902年11月27日),夕阳下的长江江面依旧波光粼粼。伴着落日余晖,一艘庞大雄武的军舰缓缓地驶入了南京下关。人们很快打听到,船上的大人物正是声名鹊起的“袁慰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此时,南京城的最高统治者是早已声名…[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克敌一1913年,顾颉刚在上海参加北大预科入学考试,获得第九名的好成绩。同年4月,他从上海乘船赴京入学。不过,进入北大后的顾颉刚,尚没有机会和周氏兄弟相见,因为鲁迅虽然早在1912年就到北京,彼时却不过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普通职员,“五四”之后才到北大兼职…[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家康蒋介石和李宗仁,曾几何时,信誓旦旦,义结兄弟,可是,好景不长,便反目成仇,成为生死冤家。蒋介石经历了众多的派系纷争,而李宗仁所领导的桂系,则是与之角逐时间最长、对之打击最大的地方实力派。蒋介石是李宗仁的政治克星,而李宗仁则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二人的恩…[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事美不少人看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都被“小官巨贪”赵德汉在家中藏匿2亿多现金的景象深深震撼。在古代,货币更多为金银锭、金银条,贪官们的藏钱之道和赵德汉们相比又如何?藏钱藏出谋反罪钱多得无处藏,藏钱甚至藏出谋反罪,更是奇葩。梁朝开国皇帝萧衍有个六弟叫萧…[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学富吴祐仁义审理“为母杀人案”吴祐,字季英,东汉时陈留长垣(今河南境内)人,在任胶东侯相期间,审理了一起为母亲报仇而杀人的案件,做到了仁至义尽,合乎法理人情,被传为美谈。安丘县有个姓毌(guàn)丘名长的男子,是个孝子,有一次他陪同母亲到市场上购买物品,…[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君立北洋时期,中国总体处于四分五裂的无政府状态。在弱肉强食的乱局中,枪杆子就是硬道理,匪如蚁生,军阀四起;兵为大匪,匪为小兵,兵匪难分。当时关中地方匪患严重,其中最大两个土匪是麻老九和党拐子,分别割据东西两府,自成一体。麻老九原名麻振武,党拐子原名党玉琨…[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会南1938年3月至4月,在徐州会战期间,发生在鲁南的“台儿庄会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在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和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一再失利之后,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选编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景仲2017年是中共中央为华岗平反昭雪37周年,我想写点东西纪念这位老革命、老校长,但脑海里乱纷纷的,思虑再三,多少理出点头绪。我对华岗的印象1950年,华东大学迁至青岛,与山东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大学。我随华东大学到了青岛,开始住在小鱼山山顶的庙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辛亥革命不容易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在汉口租界里配制炸药。炸药都放在一个洗脸盆里,孙武正在检验。这时刘公的弟弟刘同很好奇,也过来凑热闹,还叼着一根烟。刘同是个马虎蛋,看就看吧,一不注意就把烟灰掉到了盆子里。结果洗脸盆成了超大型炸弹,砰的一声,帅…[浏览全文][赞一下]
庞永力一最近有打牌上瘾的迹象。干玩儿没意思,就定下一把几块钱的输赢,不跟陌生人玩,输不了房子输不了地,加些刺激而已。由此也明白了为何人与人之间“酒越喝越厚,钱越耍越薄”:一、谁也做不到胜不骄败不馁,只不过有些人大度些、会掩饰,有些人过于计较,顾不上掩饰。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成健鲁迅喜欢小零食,糖果糕点、瓜子花生等几乎从不断缺。特别是夜间伏案写作的时候,鲁迅手中的笔很少放下,嘴里也不怎么闲着。很长一段时期,花生是鲁迅的第一零食。鲁迅爱吃糖是出了名的,但在周作人的记忆中,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吃糖还不如吃花生多。他说:“鲁迅在东京当…[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