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恒邓钟岳是清代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狀元。他就曾以考察秀才的方式扶持了一個贫困的忠良之后,令人钦佩不已。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载:雍正四年(1726),邓钟岳出任江苏学政,一次在南京院试考秀才的过程中,发现有位姓史的童生(未考上秀才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伟恒清代,有一位名叫施世纶的清官,被老百姓称为“施青天”,他常常在办案时帮助穷苦百姓解决燃眉之急。据清《施案奇闻》载:施世纶在扬州知府任上时,为了维护百姓利益,巧判了一桩盗茄案,为贫困百姓挽回了经济损失,使孤儿寡母领受到帮扶的温暖。有一个城外双杨村的老妇…[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伟恒明代的梅国祯是一位颇具谋略的官员,他在河北固安当县令时,办案中灵活机智帮助百姓削去了债务。据冯梦龙《智囊全集》载:当时固安县多出宦官,这些宦官在县里放高利贷,盘剥百姓,固安的地方官从来也不敢过问。一天有位宦官送给梅国祯一副猪蹄,目的是想要梅国祯为他讨…[浏览全文][赞一下]
东方小四优美的文字不过是雕虫小技,如果没有丰富的心灵、深厚的学养做底色的话。在多领域均成大师的李叔同(1880—1942)于1906年在东京主编的《音乐小杂志》虽只出一期,却证明了:深刻敏锐的心灵与言之有物的文字相匹配,便足可传世并影响后世。“仅此一本”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昌华我喜欢收藏签名本。书房内外我的五只书柜所陈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签名本,这些均是文坛前贤师友赠物,我珍为拱璧。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关系,近水楼台,得之较易。其最大的特色是每本藏书都有温度,有态度,有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出版社当编辑,那时只知道忙工作,没…[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有一次买牛肉。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是个知识分子,南方人。轮到她了,她问卖牛肉的:“牛肉怎么做?”我很奇怪,问:“你没有做过牛肉?”“没有。我们家不吃牛羊肉。”“那您买牛肉是……”“我的孩子大了,他们会到外地去。我让他们习惯习惯,出去了好适应…[浏览全文][赞一下]
人能用符号表达意思,到底是福还是祸?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传说苍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天上往下掉小米,是好事,知识可以带来财富,殷墟甲骨文,多为巫师的手笔,“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人家识字。但是鬼夜哭则不是什么好事,小时候听大人讲鬼故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一、骆驼祥子分期付款买人力车《骆驼祥子》第四章,祥子早先攒钱购买的人力车被大兵抢走了,一门心思要再买一辆。这时候,他的老东家,人和车厂的老板,虎妞他爹刘四爷,跟祥子作了一番倾心之谈。刘四爷:“再买辆车?”祥子:“钱不够。”刘四爷:“买辆二手的?”祥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友模+曹世超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觉得有些可笑,因为它既在逻辑上矛盾,又于情理不合。好比在市场购物,你买了白菜,却有人质问你为何不买萝卜,陷人于无词辩白的窘境。一、事件的背影1957年6月,钱锺书开始编著《宋诗选注》。据说这是个领导指定的规划项目,但从未…[浏览全文][赞一下]
聂鑫森崇尚文化见高标在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尊重读书人也就是尊重文化,历来得到大力倡导与弘扬。“天地君亲师”中的“师”,既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格外青睐,也是对德行高洁、学养渊深的知识分子的推崇。特别是身居显位的官员,他们对文化的敬畏与崇仰,往往会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宝蘅日记》中的宣统故事许宝蘅在清末任军机汉章京,他以文笔敏捷,立言得体见长,是清末很多重要诏令的起草者。许宝蘅为人谨慎,他的日记,多记人来客往和自己的生活,轻易不动感情,少发议论,即清国覆亡,在日记中的他也过着平静的生活,看戏听曲,并不悲痛欲绝,可见清…[浏览全文][赞一下]
董晓彤不为向明卿搞特殊在湖南省平江县向家镇,有位名叫向寿吾的老先生。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一生以教育济世,享有很高的声誉。1913年,向壽吾的女婿杨昌济从欧洲留学归来。当时,湖南省的革命果实已经被立宪派政客谭延闿窃取。杨昌济不愿同流合污,谢绝了谭延闿邀请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初进编辑部毛泽东亲手改清样1956年大学毕业以后,我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接待我的是人事室李小为,诗人李季的夫人,问我愿意到哪个编辑部去,我说我爱好写作,想去《人民文学》。她说:“《文艺报》改版,到那里去做评论编辑好吗?”于是,我踏进《文艺报》——鼓楼东北角…[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淼第一时间返回南京寻求支援南京方面在第一时间就获知了西安事变的消息。国民党政治高层在巨大的震惊中,表现不一。当天下午,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表现得特别积极。他在自己的寓所邀请南京的国民党党、政、军首脑交换意见。戴季陶、居正、吴稚晖、朱培德、叶楚伧等人认为张…[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中仪浮浮沉沉沈醉与莫耶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有着传奇的一生。他18岁加入复兴社特务处,28岁即升为军统局少将处长。1949年12月,他以国防部云南区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省站少将站长的身份,迫于情势加入云南省主席卢汉发动的起义:然而,当云南解放后,他又被当作“要…[浏览全文][赞一下]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当年中国学术界有“三马”,即指马叙伦、马浮、马君武是也。其中马叙伦、马君武皆在政治舞台上担任过重要职务,马浮则为单纯的学者。马君武是中国留德学生第一个取得科学博士学位者。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个是挈妇将雏走上逃难之路的书生,一个是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战地记者,两位同是浙江一师出身的故交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意外相逢,本是难得的幸事,岂料共聚晚餐之后,分隔异地的两人忆及此事时,有不同观感。从《一饭之恩》到《一饭之仇》,两人在报纸上你来我往,引发一场争…[浏览全文][赞一下]
马庆芳+杨衡善+马思猛随着时光流逝,老亲的背影渐行渐远,变得模糊。我们自己也进入老境,记忆自然淡化。幸有老照片在,还能勾起许多可能丢弃的往事。我们的五位祖父(或外祖父)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马廉与沈氏三兄弟(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周树人、周作人两兄…[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旭东帮助与分裂在陈寅恪拒绝傅斯年随史语所南迁的一年以后,卢沟桥事变发生。1937年10月,梅贻琦校长电命清华诸教授均赴长沙。早知今日,还不如随史语所南迁。陈寅恪如今的状况是,一方面,父亲散园老人绝食废药而死,父亲如此,儿子势不能居留北平于刺刀下苟活;另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勋即便清朝诞生了那么几个“红顶商人”,但商人整体的法权地位仍旧原地踏步。实际上,当权者并没有让他们进入权力中枢参与政治,只是封一个虚职,目的是让你为国尽忠。一旦国家觉得你没用了或者“错了”,挥一挥衣袖,带走你的所有。《战国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商人吕…[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