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好像使劲向前一跳就能跳进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好像只要大家站成一排,使劲向前一跳,就能跳进共产主义似的。我就接到过一张表格,叫我把到了共产主义需要些什么,全都填上。这怎么填呢?我只好跟父亲商量。父亲没接到这样的表格,只叫我别填,到了共产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乙罗家伦与顾颉刚相识于“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1916年夏,北京大学在上海招考新生,24岁的顾颉刚报名应试,随即被录取。他于秋天负笈北上,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与他同年入学的还有傅斯年。1917年秋,毕业于复旦公学的罗家伦通过北大的新生考试,于这一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山“我认识胡风已快二十年,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二十年来,我总以为他的毛病不过是心地褊狭、目空一切而已。看了舒芜先生发表的‘胡风信札,我才知道原来胡风并不只是心地褊狭,而是别具心胸。原来他把他的小集团以外的人……都看成敌人啊。”这是老舍先生在《看穿了胡风的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钱之俊不知从何时开始,“陈寅恪与钱锺书”成了学界一个热门议题。大家之所以拿陈、钱比较,是因为他们均为文史界声名显赫的学者,彼此间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钱锺书、陈寅恪都记忆力惊人,通晓多种文字,学识渊博,是海内外学界所推重的大师。他们都是清华学人,有家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事美状元与落榜生后来的人生命运,或许又像两种动物,一个是笼中圈养,一个是外面散养。如果李白当了状元,又何来那诗意的浪漫,如果杜甫当了状元,又怎敢深刻批判高考期间,有好事者列出了两个名单,一个名单是寂寂无名的清朝状元,一个名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以此…[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我国历史上,反贪决心最大、力度最强、办法最多、惩处最严的,莫过于明朝的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贫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其于洪武一朝展开的严厉的反贪运动,为中国历朝历代所鲜见。朱氏反贪也确以颁布种种律令为特色,有规定,有案例,如贪污银六十两,除了枭首,还要剥…[浏览全文][赞一下]
薛田赶到东京那天,中国代表团里一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一直有些担心。他叫梅汝璈,42岁。胡子是他到东京前特意留起来的,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老成些,也更有威严。梅汝璈的女儿后来回忆起此事,也心存疑窦。她知道,父亲担此重责,在学历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只是个“教书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满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之时,汪精卫偕妻陈璧君,从陪都重庆出走越南河内,先图谋另立中央,后又叛国投敌,和日本侵略者缔结卖国密约。《大公报》主笔张季鸾联手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策反汪干将,并公布《汪伪密约》,揭露汪精卫丑剧,使其臭名远扬,落了个“海天残梦渺难寻”…[浏览全文][赞一下]
孟半戎1958年春学期,在我们初中政治课上,老师讲道:什么是右派?右派就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中的反动派。在向党进攻的右派分子当中,章伯钧、罗隆基最反动最凶恶,他们结成“章罗联盟”,叫嚣要共产党下台,让他们上台执政。将“章罗”说得非常可怕。“…[浏览全文][赞一下]
康熙五十二年,谋士戴铎给四皇子胤禛写了一封上书,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处理父皇和兄弟关系时,要把握“孝、诚、和、忍”四字真言;二是处理自己和朝廷官员关系时,一定要广结善缘,以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三是尽量培养自己的人马,以壮大本门实力。实事求是地说,这封上书,写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一向喜欢,那些为大展特展而出的专辑和图录尤其好,常能从中知道一些平日不太会注意,或别处无法知道的事。武侠和历史小说里常听说奏折,密折,朱批,圣旨,国书,所以每逢在图册里遇到,总是看得兴致盎然。看大臣对皇上讲话的语气,虽然官样文章,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太祖建国之后恢复了科举考试。唐宋科举,基本上每年一次,可是录取人数却极少。太祖时期,每年录取的进士不过十余人,还经常因为有人举报不公平而进行复试,竞争非常激烈。当时能够来到京城的举子,都是各州县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几乎都能够出口成章,提笔成文。那怎么给这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开林除开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全都在“家天下”的框架中暗箱操作。“家天下”的运作模式可以简化为四个字——创业垂统,创业艰难,垂统也很不容易。开国君主个个奢望千秋万代江山永不变色,得偿所愿者却一个也没有。秦始皇最狂妄,结果二世而亡。好玩就好…[浏览全文][赞一下]
“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是清代顺治年间苏州大才子金圣叹被处死前留下的含着血泪的幽默。后世人读到这则故事,不由得一声长叹:读书人,真命苦。金圣叹罹祸被杀,直接原因是作为生员的他,充当了民间意见领袖的角色。他在顺治驾崩…[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书彬1949年夏末的一天,北京市文委通知侯宝林到一个地方去演出,但没有告诉他具体地点。晚上有汽车来接侯宝林,等到汽车停稳后,侯宝林才发现,原来是在东交民巷一个大宅院里。更让侯宝林惊讶的是,观众竟然是毛泽东。“啊哟,我心里一惊,这可怎么得了啊!我活了几十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珩++李昶伟说到中国近现代美术,人们常常喜欢把中国不同的地域分成不同的流派,其中一个就是所谓的“北派”。民国时期的北派也可以叫做京津画派,也就是指北京天津地区的画家群体。此外从大的区域而言还有像金陵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等。至于西南画派和长安画派的形成,基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饮食名家及名作“文学吃货”袁枚与《随园食单》1500多年前,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饮食的大量记载。之后,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单独有一卷名曰“食治”,具体讲述了中医与动植物食品的进补问题。至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于天历三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眉从称谓说起江津前清进士杨鲁丞,是我的高祖父。故居是鹤山坪上麻柳乡的石墙院,人称进士府(因为进士府有双重石墙包围,故被叫作石墙院)。后来由于子孙繁衍,进士的后人便分居四处,除石墙院外,还有相距不远的卷洞门、小屋基和牌坊。我儿时就住在牌坊。1939年的春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梅“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1956年岁末,上海《文汇报》发起了一场关于国产电影品质的大讨论,这个问题此后一直横亘在中国电影界。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资本与IP齐飞,中国电影业似乎已经踏上了资本化、网络化、工业化的康庄大道,电影节的主题口气不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雷震,字儆寰。1897年出生于浙江长兴县小溪口镇,谱名雷用龙。他1916年赴日留学,正式更名为雷震。1917年,雷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五九国耻纪念会”上,由国民党元老张继、戴季陶介绍入党。归国后,进入国民政府法制局,兼任中央军校教官、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1…[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