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807
    2023-11-09
  • 韩戌1927年7月23日,一个名叫沈雁冰的年轻共产党员,怀揣2000元支票,从汉口登上了前往九江的日本轮船“襄阳丸”号。此次奔赴九江,他肩负着一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惊天任务——为中共秘密筹划中的武装起义输送经费。船到九江,与沈雁冰接头的是董必武和谭平山。董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89
    2023-11-09
  • 唐山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同年2月17日,他在上海的故旧设奠于静安寺,举行公祭,杨度特题写了这一挽联。梁、杨相识30余年,1903年正式订交,曾经莫逆,杨度的两篇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80
    2023-11-09
  • 一鲁迅与曹聚仁是1927年12月21日第一次见面的。查鲁迅这一天的日记,有这样的记载:“晴。午后衣萍来邀至暨南大学演讲。晚晤语堂。夜雨。”这演讲是该校文学社团秋野社主办的。接鲁迅的章衣萍是校长秘书兼文学院教授。因早在北京时就与鲁迅相识,由他登门敦请,顺理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61
    2023-11-09
  • 刘永峰就职与誓言1918年9月4日,徐世昌被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10月10日,在中南海举行了新旧总统交接仪式。上午8点半,冯国璋派钱能训和总统府大礼官黄开文备礼舆迎徐,待徐至公府,礼官导引徐至怀仁堂礼台。9点整,冯由居仁堂到怀仁堂,与徐同向国旗三鞠躬礼。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35
    2023-11-09
  • 刘超清华初期的“未毕业生”历史上,老清华长期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而名闻遐迩,培养过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历史上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未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路才俊,不少人甚至成就卓著、蜚声中外。1911年,清华学堂正式开学。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24
    2023-11-09
  • 王春南古代官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准则。如唐太宗就要求官员做到公正,他说:“为政莫若至公。”清康熙帝要求官员做到“清、勤、慎”。从宋仁宗时起,各地官府就树立了刻有对官员诫勉之词的石碑(戒石铭)。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24
    2023-11-09
  • 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的炮舰轰碎了腐朽清政权的迷梦,从此古老中华的大门一次又一次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光复大好河山,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到北印度支那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39
    2023-11-09
  • “伪造总理签名案”是我早期刑侦生涯中一件印象极为深刻的大案要案。其时,我在公安部治安行政局技术处文检组任组长。案件发生后,我被指定担任侦破专案领导小组下设的侦破办公室技术鉴定组长,负责组织和参与了从物证分析判定、查对信封信纸、查对笔迹,直到最后从笔迹上认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94
    2023-11-09
  • 全文乐近年来,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屡屡被一些人“轻薄”,并冠上卖国贼、汉奸的骂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将军生前一再声称“毁誉由人”,不置一词。但笔者认为在西安事变八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作为研究那段历史的人士,无法接受“污名化”张学良将军的言论,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24
    2023-11-09
  • 密探究竟是谁?1921年7月30日晚上,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今黄陂南路)上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秘密举行闭幕式的时候,突然闯入一个陌生男子。出席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富有地下工作经验,他意识到来者不善,一拍桌子,立即决定散会。那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89
    2023-11-09
  • 散木周恩来率团出席葬礼1953年3月5日晚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去世,享年74岁。斯大林去世六个小时之后,苏联的广播电台和主要报纸《真理报》公布了该消息。此后,苏联方面宣布全国默哀八天,停止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32
    2023-11-09
  • 庞永力一熬暑,上街干脆赤了上身,衣不蔽体,其实是不符合市民文明规范的。所居住的城市有一句介绍语:四季分明。通俗地讲就是冬天真冷、夏天真热,严冬零下十几度,酷暑零上四十度,有五六十度的差异呢。如置蒸笼,身为多年胖子的我更是难堪,真想在山区或高原置一处房子,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77
    2023-11-09
  • 黄章晋敬烟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礼节。陌生人之间套近乎时,分烟是与说客套话同等重要的润滑剂。熟人相聚,抽烟时不顺手分给同伴一根,则有礼数不周之嫌。欧美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国外能看到分烟的场合是战场。吸烟被认为能缓和人的焦虑感,战争期间,香烟供给不足,几人分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53
    2023-11-09
  • 刘齐东北人的风趣,主要体现在说话上。风趣即幽默。咱不说幽默,在一些雅人看来,幽默是外来语,高级词,轻易舍不得用在一般人身上。咱说风趣、诙谐、好玩。东北人言谈间的风趣,各地百姓耳闻目睹,能举出不少例子。有些东北人,自认比较“闷”,可是到了外地,一张口,照样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20
    2023-11-09
  • 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即使仍在流行,事实上也已近于谬论。如要举例,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49
    2023-11-09
  • 刘永峰1854年,隆冬时节,一艘名为“欧里加”的帆船,从纽约下海驶往中国。在这艘运货的商船上,除了船主、大副和水手,乘客只有两人。其中一位,就是大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从美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容闳。容闳青春稚嫩的脸面上,已经蓄起了密密的胡须;因为一时无从更换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97
    2023-11-09
  • 何晞宇“不格局”的宅院芳嘉园原名“方家园”,明朝就已初具规模,清朝时成为旧城的东城区。由于离皇城近,此地多官署衙门和官宦人家大宅,如正白旗满洲都统署、火器营衙门、正白旗觉罗宗学,内务府大臣绍英的旧居、礼部尚书绍祺的花园等,所以拥有大片精美的四合院。但真正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13
    2023-11-09
  • 章开沅彭剑整理三个“不适当”1974年的某一天,突然接到华中师范大学通知,我被《历史研究》编辑部借调,需马上动身到北京报到。学校党委副书记刘丙一找到我,显得很高兴,说通知是中央下达到省里,由省教育厅下达到学校的。他叮嘱我去一趟省教育厅,并说:“你要珍惜这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00
    2023-11-09
  • 闲话《四库》不避皇上名讳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召见刘大杰教授,谈了许多文学史上的问题。大杰先生曾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中作过传达。笔记已失,记忆难详,只记得说过不喜欢杜甫,喜欢三李一类的话。三李者,李白、李贺、李商隐也。讲到李贺,还曾说他思想解放,敢于直呼帝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58
    2023-11-09
  • 吴继金在延安文艺整风之前的1941—1942年,延安的作家丁玲、萧军、艾青、罗烽、王实味等人认为:延安在被歌颂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批评,而杂文是批评的利器。因此,他们对杂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如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王实味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