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懋如“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起因于两篇文字,即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和因此文引起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此案定案于1966年5月16日中央下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浏览全文][赞一下]
田涌莫斯科之恋1939年,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因手臂骨折到苏联治疗,随行的除夫人邓颖超外,还有他的秘书、干女儿孙维世。孙维世是老同盟会员、中共早期党员孙炳文之女,曾在北平读书,并在上海当演员,抗战爆发后投奔延安,被称为“红色公主”。她天生丽质,富有艺术气质,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光潜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书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嘴嚼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庙会是北京千百年来的社会活动之一。庙会始于古代的“社祭”。社祭的时候,百戏杂陈,百货云集。有来看社祭(戏)的;有来看杂技的;有来买百货的,所以社祭又叫“社会”。社是什么?就是古代的土谷祠(土地庙),因此就有了“庙会”这个名称。北京的庙会,从地区上来分,可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解放初期,北京市政府开始规划兴建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到1957年,北京城里建有电影院20多家、戏院20家、三十几家说书馆、曲艺社和露天剧场各两三处,另外各区都有工人俱乐部,不少单位的礼堂也演出戏剧和放映电影。从1957年12月刊《剧目介绍》中可看到有名的演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北京人喜欢找乐,娱乐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外,还有许多通俗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养飞禽过去老北京茶馆很多,养鸟人提着鸟笼到茶馆坐坐,说是喝茶,实际是亮亮自己的鸟儿,虽说提笼架鸟成了游手好闲的代名词,可见养鸟作为北京人传统爱好,已很普遍。…[浏览全文][赞一下]
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京剧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被称为“国粹…[浏览全文][赞一下]
世上但凡有事,一定要喝酒,且喜欢强行劝酒,真不知道理何在。被劝酒的人,端着酒杯,皱着眉头,一脸为难之色,直想趁人不备扔下酒杯逃走。然而被发现后,则牵裳捉臂地被留在座上,强行灌饮。结果本来稳重端庄的人,变得疯疯颠颠,一味丢人现眼;本来正常的人,变成病重的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2004年的1月2日,韩国政府正式叫停了首都名汉城,改名叫首尔。这也是中韩两国或者是中朝两国,或者叫汉和朝鲜这两个民族,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中间的一环。韩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抵制中国文化,包括他们用了那么多年的汉字,最后变成了拼音文字。他们宁可因此导致很多模糊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良隋炀帝杨广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尽管他对隋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功绩与才能。魏征在《隋书》中说:“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可见,炀帝年轻时是很出类拔萃的。即位之后,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一出重头戏。曹雪芹用很大篇幅描绘了这个事件本身,及其前因后果,写得曲折有致,波澜起伏,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贾宝玉因“不肖种种”,被老爸狠狠地揍了一顿屁股,以至打得臀胫青紫,动弹不得,险些背过气去,将息了几个月才痊愈。从贾政的追悔…[浏览全文][赞一下]
科学是复杂精密的好,艺术是简单微妙的好。斯蒂芬生最初所发明的火车,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柏尔所发明的电话,马可尼所发明的无线电报,都是极其简单,一目了然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机械都一天一天的复杂起来了。到现在除了专家以外,没有人可以玩弄这些庞大的机器。…[浏览全文][赞一下]
1939年12月4日,寓居北平近八年之久的吴佩孚,逝世于什锦花园胡同11号公馆,享年六十六岁。吴佩孚早已远离了波诡云谲的政治舞台,却在日本驻华军人策动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后,成了各方政治力量竞相争取与联合的对象。日本人打的算盘是:让社会声望极高,且一贯敌视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邱承光串门的“阿姨”我知道叶群的样子,是看了一张相片,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林彪在公园休息散步时拍摄的。林彪身着灰色中山装,戴着帽子,有个衣着简朴的妇女在身边。他们和其他的游人一样休闲地走着,看不出来旁边有特殊的警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宝林揭开谣言的真面目关于陈独秀怎样离开北大文科学长岗位和离开北大,有的学者归罪于陈独秀的生活作风问题,这种观点十分无聊而肤浅。自从杜亚泉、林纾等保守派攻击新文化运动,并发出政府干涉的要求后,社会上就开始流行中伤陈独秀等人的谣言,居心不良者还添枝加叶,扩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虽然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上举足轻重,但不能否认,他也是一个热衷政治的人。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出版机构,为王云五带来了崇高的声望,也积累了可观的政治资本。1937年8月,蒋介石发表著名的“庐山谈话”,宣布要抗战到底。王云五以无党派社会贤…[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间,我大姐文馥若(又名文桂新)以“修微”的笔名写了三篇小说和随笔,从东京寄给《国闻周报》。不但都发表了,还收到编辑写来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这件事无疑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听姐姐说,《大公报·文艺》是年轻的作家兼记者萧乾主持的,《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传玺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逝世,胡适第二天即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发了一电:“InMengchensdeathChinalosthermostgiftedpatriot,andI,mybestfriend,criticanddefender.”(傅孟…[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种评价实际上把鲁迅推上了神坛。神坛之上,人们很难把鲁迅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是个地道的行家,不但会吃,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堪称“行话”的独特见解。北京是鲁…[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火雄1949年12月,刘少奇给法共原总书记莫里斯·多列士的夫人赠送了一套东北书店版《毛泽东选集》。他在随书信函中写道:“送给你这本毛泽东同志的选集。这是非卖品,是以前地方党委为党内干部阅读而印刷的。现在中共中央正准备出版另一种毛泽东选集,内容比这要多,但…[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