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戈壁、沙漠、盆地、海洋的深处……几千年甚至亿万年至今植物腐烂,生物繁衍孕育成坚硬的源岩在远离尘世的某些地方原油在生成、滋长、沉积人,为什么要去那些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能源在牵引六七十年代一群人,穿过一个省,一个省,又一个省下了火车,坐上汽车,赶上牛车磨破…[浏览全文][赞一下]
白国印那是公元1986年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知识再一次被敬重文凭显得异常沉甸石油战线上的成人考生全国各油田的“高考状元”——我们脱掉工装放下管钳背上久违的书包告别妻儿爹娘依依不舍还有那岗位上的留恋来到刚刚竣工的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黄土店庄稼地里“新长出来”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卫东黎明我从宁静中醒来却仿佛还沉醉在梦中昨夜你又一次走进我的梦乡弟兄我的石油特种兵弟兄十年如一日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泥浆飞溅与理想交织的钻台在钻机轰鸣与青春之歌合奏的井场挑战严寒挑战着旷野的大风用我们强有力的臂膀共同对接上一根又一根钻杆然后让思绪在井场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季新山晶蓝的尼罗河啊,晶蓝的尼罗河你为什么这样陌生,又为什么那样亲切碧绿的辽河啊,碧绿的辽河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动魄我们的辽河,跟尼罗河一样清澈宽阔那顺水漂流的木舟,也一样撒下欢快的渔歌我们的辽河,跟尼罗河一样源远流长那闪耀霞光的波涛啊,也一样灌…[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健你是我心中的那首歌红色的旗帜是你恢宏的长卷绚丽的宝石花花绿绿是你跳动的音符钢铁的洪流是你雄壮的伴奏改革的春潮是你永恒的乐章追忆在峥嵘的岁月里你是我铿锵的使命之歌会战的惊雷惊醒了沉寂的土地“我为祖国献石油”记录了不变的初心置身于最美的年华里你是我壮丽的战…[浏览全文][赞一下]
殷常青一大道至简,大船出海,一个国度之行由此归于高远。风行水上,日出于东,云朵卷舒,飞鸟婆娑,在广阔的河山投下目光的美好。——有波浪,有色彩,由远及近,像一江春水,开山凿石,像一卷赶赴途中的长诗……时光飞快,一种奔行如光焰,一种吹拂,卷走现在的一起,腾出空…[浏览全文][赞一下]
郝随穗巡山雨后,天空被预言放纵鸟鸣啄破高处的蓝一万座大山便安卧于寂静之中触摸高处一群野鸽划过指尖所有的雨水回到天空等待下一次风的指令某一个高处我在风的指令中看过折叠起的大山它们打算去哪里?山风在此一脚踏空深陷大山的秘密一群惊飞的野鸽衔着风的指令送回高处的安…[浏览全文][赞一下]
红雪一荒原临盆一个油田的前世今生一大片黑压压的铁树磕着长头月亮照常升起塔林竖起钢铁誓言從油流中喷发出的名字——大庆!为共和国十年生日增喜前进帽的方向老羊皮袄的温暖雷霆一样的轰鸣把一面呼啦啦的旗帜插在铁马冰河插上群山之巅插遍松嫩平原嘹亮了雄鸡的鸣叫那时的荒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默雪一你从远古走来把时光的江湖吹皱飘起一轮银色的月亮润响苍凉的歌喉你卷起漫天大雪覆盖大地冻裂的伤口又扬起纷飞的苇花伴着仙鹤在水天之间畅游二车辙蜿蜒养生一弯蝌蚪骏马飞驰四溅的泥水打湿飘起的衣袖一副挑担啊装满全部家当风吹草低露出闯关东硬汉那拉着犁绳带血的肩头三…[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人德1985年我21岁,“以工代干”借到机关政工科从事宣传工作。那一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出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号召。恰好3月14日13时许,我所在单位吉化污水处理厂发生了一件救人的好事。接到汽车队党支部书记武庆法的电话,我来到车队,了解…[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烽引言40年风风雨雨,位于吉林松花江北岸的吉林石化,耸起一派大工业壮阔的风景。沉在岁月缝隙里的夯声穿过像风一样掠过塔林,长久地驻扎于耳畔。大机器因合奏而产生的共鸣,如蝉翼一样在天地间盘桓,入耳悦心,声声不息,像一支悠扬的曲子,永恒不变。这是钢铁呼吸的声音…[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静话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才7岁,啥也不懂,最大的感受是我们一家四口住在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到了晚上,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而我妈,还允许职工宿舍的一个大哥哥每天来我家看书学习。大哥哥被优待在桌子旁最亮的位置安静地学习,我爸在稍远的地方磨他的车工工具,…[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慧岩没有女孩子不爱美。从稍懂点事开始,我就对花衣服、花鞋子感兴趣。走到大街上,看到女人穿得花枝招展的样子,就会盯着人家的衣服和鞋子盯好久,每次都是被妈拉着扯着,才肯挪动脚步。再大一点,开始对口红感兴趣了。口红,是女性特殊的饰品,是女人成熟自信的标识,是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彭茜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中,已是人到中年,有些事,剪不断,记心间。曾经的片段,时不时迸出来,催促键盘,快乐地来到纸上。纸上终觉浅,那就像小时候看打麦场上的电影一样,一一进行播放。七十年代,走的是土路,睡的是土炕,说的是土话,吃的是土里刨的食,穿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宝玲“三转一响”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恐怕是一个很陌生的话题。就让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说说它的变革吧。“三转一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人结婚最长眼的结婚家当: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谁家女娃男娃结婚当日,陕北唢呐敲锣打鼓声起,结婚大院内一片祥…[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红梅身居油区高层,视野开阔,习惯于晚饭后阳台上小憩。手持香茗,放眼俯瞰,夕阳下的景色斑斓,楼宇绒毯般铺列脚下,纵横其间的街道宛如彩带。极目远眺,心旷神怡。每当此时,就会不自觉地寻索那特殊的四个点位,它们星辰般镶嵌于楼宇间。靠南的一处是我出生与童年度过的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莉第一次知道莫扎特,是在上中学时。虽然“文革”已经到了尾声,但能接触到这位古典音乐代表人物也算是奇迹了。我是幸运的,被学校业余小提琴班选中,学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老师给我们作的示范,只感觉自己要变成一只鸟了,双脚一点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志天连续的高温撑破了整个夏天,人们纷纷打着防晒伞冲进火炉般的街。突然一片乌云从天边急涌过来,刹那间,豆大的雨点倾盆而出,敲得窗户啪啪直响。撑起一把伞,躲过一阵滂沱大雨,却抵不过脚底溅起的淤泥。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踩水而欢、泥中作乐,它的背景是宽敞…[浏览全文][赞一下]
荆淑英我们的工厂是在一片荒冢之上建成的。若干年前,这里土地肥沃,水利富足,一年两季稻米飘香,农业无比兴旺繁荣。后来,随着地壳的演变,水位日渐下沉,大量盐碱浮出,土质遭到极大破坏,绿色生命被白色扼杀,农业的鼎盛成为历史。农民们被迫放弃耕种田地这一生存之本,易…[浏览全文][赞一下]
廖云鹏“咳咳咳......”这是奶奶又在做饭了,从我有记忆开始,便总能听见奶奶的咳嗽声。我的家乡在西部地区,90年代初期家家户户做饭都烧柴。家里土灶台边堆满整齐的干柴,我们小孩会乐此不疲地在柴堆里翻来翻去,选出一个最合手的当做自己的“宝剑”。每天做饭前奶奶…[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