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昌一零点接班后,井上值班的副队长唐占辉在井场上例行公事地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异常后回了驻井房。井上在正常钻进,一个小时后,钻台上除了司钻钟庆在那里扶着刹把外,其他钻工都和田鼠一样不见了踪影,井场笼罩在几台大马力内燃机“嗡嗡”的轰鸣声中,震得耳膜簧片一样…[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明坤第一章一我站在这座二十二层大楼前水磨石台阶上的时候,正是上午。太阳光逼仄涌来,眼睛好一阵子睁不开。适应之后,开始打量着这座巍峨的建筑,突然产生了陌生之感,恍若隔世,今是昨非。出入这座建筑物二十年,真的还没有留心打量过它。现在,它敞开的门像个大嘴巴,黑…[浏览全文][赞一下]
荆淑英一认识欧阳正罡的时候,他已经是因伤致残退居生产二线的人了。关于他的故事,我也是听了解他的人说的。公司的人之所以对他感兴趣,把他的经历传来传去当故事讲,甚至不下三个版本,就是因为他比较传奇。不是真的神勇什么的,而是他情感路上的曲折艰辛,一波三折,跌宕起…[浏览全文][赞一下]
顾伟思绪得以聚焦,需要一个节点支撑,研读唐诗,总有一位诗人无法忽略。那种转型之时迎面而上的担当,声律和风骨兼备的韵味,是由他那个时期蓬勃而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杨炯的作品里得到充分展示。他将诗歌从庭院移到江山、边塞大漠,题材拓展的同时,带来一种严肃思想、…[浏览全文][赞一下]
彭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心中国特色社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钧海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对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让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广龙我去过五次大庆,铁人纪念馆,每一次都去。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9月,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大庆颁奖,我又一次参观了铁人纪念馆。虽然多次来过,我还是觉得像是第一次来,总会有新的感受。这一次来和文学相关,我在想,铁人王进喜的初心是什么,石油文学的初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所以,人最该感谢的是父母;人生最宝贵的是知识,所以,人生最该感谢的是老师。父母与子女是命中注定的、有血缘关系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故父母爱子女是理性的、必然的,勿需任何理由的;老师与学生是机缘巧合的、无血缘关系的、可为人的意志左右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秋帧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名字。母亲花,忘忧草,萱草,每一个名字都带着芬芳。轻轻地念着,觉得自己已然置身葳蕤的丛林深处,光阴静美,岁月安暖。毫不犹豫地种下它,在家门口。起先,它小小的,像一丛丛倒写的“个”字。不多久,枝叶变得繁茂起来,细长的叶子剑一般冲向天空…[浏览全文][赞一下]
韦彤我出生在四川盆地一个秀美、质朴的小县城,在岷江边这个小城的一个家属大院里度过了7年无法忘怀的童年时光。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7年的时光和这方水土对于我生命的意义。家属大院的高墙之下是大片的河滩地,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遍布其间,一眼很难望到边。岷江,就在河滩…[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富一眨眼,父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眼前便情不自禁地浮现父亲编筺的情景。在家乡老屯,筺是一种生产、生活工具,家里家外都离不开筐。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筺的自身价值永远不能归于零,无非有轻和重的区别罢了。过去,家乡筐的种类很多。有片筐,…[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友花那天到超市,不经意间看见有糖桂花卖。小小的玻璃瓶内,是散布在糖水里的朵朵晶莹的小桂花。我买了回来冲水喝。坐在这陕北深山里的办公室,仰头是窗外高不可攀的土山。我握着手里温温的杯子,看着里面金黄色小小的桂花,闻着沁人的缕缕甜甜香气,喝一口,甜在口里,香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崔英春父亲48岁时在一场车祸中大难不死,但双腿致残,坚持拖着假肢继续工作到退休。他一生遭罪很多,但天性开朗,是个快乐有趣的老头。父亲生前一直喜欢照相。数码照相机刚出来不久,我妹就送他一个,后来,更新换代,又送一个。那相机手掌心那么大,操作简单,按完快门就能…[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秉天黑透了,还刮着呜呜叫的北风。刚巡完一圈井回到计量站,休息不到半个钟头,小喜子的一杯热水已经下了肚。他下意识地直往值班室窗户上的玻璃瞅,外面黑糊糊的,啥也瞅不清。這鬼天气,还叫人巡井不?小喜子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哈了两口热气,对着手搓搓,然后缩进袖口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军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刚6时,老马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检。上大罐查看液位、温度和压力,检查中频加热情况。数九寒天,罐里的油冻凝了可不是小事,這一点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老马是油田拉油点的驻井员工。拉油点坐落于荒凉的盐碱滩上,四周杂草、黄蓿、芦苇丛生,荒凉而寂静。拉…[浏览全文][赞一下]
毕广军那年的八月十五,月儿圆了。老徐年满60周岁,从泵站维修班班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那天夜里,老徐失眠了。四十年的石油情结,过电影似的,在他的脑海里一一浮现。老徐十几岁时,从农村入伍。在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里锻炼成长。二十一岁上,他退伍分配到了这座泵站,当…[浏览全文][赞一下]
范孟广采油女工小孟出生在油田,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回过一次老家甘肃武威,那是去处理爷爷的丧事。奶奶在小孟出生之前就已经去世。当时,父亲是钻井队长,刚从长庆油田搬迁到胜利油田,正在前线会战。父亲说,钻井队居无定所,野外通讯又不方便,接到电报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父…[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虹二十年前的夏天,我结束了在福建师大中文系助教进修班的学习。看我当时的日记,好像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有一点归心似箭的样子。北归的一路,我浏览了绍兴、宁波、普陀山、杭州、无锡、苏州等山水名胜。我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我的北方。最近,我却无由头地想起了那段日子,怀念…[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启兵因为有了油气,人们把这条沟状地带统称为石油沟。石油沟,见证了现代中国石油人一段找油的历史。这段历史,艰难、坎坷,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个缩影。巴1井石油沟巴1井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安栏乡,是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史上第一口正规开采的天然气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尹建国在沈北,还有许多50年前参加“下辽河”石油会战,目前平均年龄已达七八十岁高龄的老工人、老党员。如若去厂区的公园走走,你会发现,这些老人们常常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聊天、或下棋,精神矍铄,乐在其中。走近他们,你会发现这些“油一代”的英雄们,依然保持着最…[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