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910
    2023-11-09
  • 2021年9月25日,是星期六,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受邀参加“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倍感亲切。那段历史,还有那些人、那些事,从小就耳濡目染,早已融化到我的血液中,永远不能抹去。有机会重温历史,聆听专家发言,我不仅感到亲切,而且还很期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19
    2023-11-09
  • 2001年,袁鼎生在《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中称“美生是当代的审美精神”①,这是他首次在美学研究中提出“美生”概念。2013年,他于山东大学召开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中以《生态美学的发展与生态文学的进步》论及对美生学的构想,认为生态美学将会从共生论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43
    2023-11-09
  • 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缘起,目前学术界争议正酣。从2021年网络文学研究界的激烈辩论,到《南方文坛》接连推出争鸣文章,将这一学术问题的争论持续推向深入。网络文学界及网络文学研究界曾经约定俗成将1998年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也就是马季主张的“现象说”,以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74
    2023-11-09
  • 晚清域外使臣在国家使命的感召下,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越过千山万水,亲历感受西方耳目一新的异域文明,其域外纪游文学叙述了与西方现代文明初次相遇所带来的震惊体验并进行文化想象。保·利科在《论阐释学》一书中认为,社会想象实践的多样性可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这两极间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585
    2023-11-09
  • “文化自信”是近年流行度很高的一个热词。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90
    2023-11-09
  • 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张海报,报告人是汪雨萌,要给高中生做一个写作的讲座。我立刻对她充满敬意,谈高考作文怎么写或者我是如何写的,这是一件太有挑战的事情,后来听说汪雨萌的高考作文是满分,立刻放松了神经,她拥有实战经验,也有理论知识,应该可以讲好这个题目。听她讲过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99
    2023-11-09
  • 大概是201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刚从江湾游泳馆锻炼出来,就接到了汪政兄的电话。他说:“闺女在复旦本科毕业了,最近在选导师,就你带吧?”当时,我没有任何迟疑,就一口答应了。一则,汪政与晓华是文坛有名的夫妻档评论家,有这样的家学渊源,指导起来自然轻松;二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405
    2023-11-09
  • 在思想史著作的表述中,文学常常是作为文化与思想的子属及表征的一种参与进来,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将“小说话本唱词”看作思想史的材料途径,并认为运用他们“来讨论思想史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观念的世俗化过程,将是十分有效的”①。这样的解释方式与分类途径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384
    2023-11-09
  • 纵观宗璞的小说创作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红豆》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初,《知音》之后,作者停笔。这是前期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宗璞进入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即中期阶段,迎来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第三个阶段,即后期阶段,也就是1985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75
    2023-11-09
  • “新英雄传奇”是解放区小说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类型。较早对此类小说作出这一命名的黄修己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第二十章“新的天地新的风格”中,分析了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作品之后,对“新英雄传奇”出现的原因及其代表作作出了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95
    2023-11-09
  • 一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风格独异而体量庞大的作家。似乎存在两个韩少功:一个是写小说的,一个是写散文的;一个是感性的,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传统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介入现实的,一个是超脱现实的。可对韩少功有了全面了解之后,会发现这些貌似分裂的特征,居然统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265
    2023-11-09
  • 我父母对我非常严格,尤其是我的父亲。我小的时候,他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我现在把它称为“散步教育”,就是每当我犯了什么错误,或者思想上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父亲都会带着我一起散步。散步的时候他总在不停地说,从我的错误和问题,说到做人做事的方法,再说到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876
    2023-11-09
  • 刘进安马妮娜中国现代水墨是中西方文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既来源于传统,又区别于传统;既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面向全球化的现代主义。现代水墨在当下是一个时间和过程的双重概念。爱德华·T.霍尔在其出版的《超越文化》中,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对现代水墨来讲,当前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880
    2023-11-09
  • 王一典陈晖21世纪以来,原创图画书的兴起成为“一种自觉的、成规模的创作和出版行为,成为一种受到读者普遍关注的文学现象”①。与此相对应,儿童文学研究界也越来越关注原创图画书,针对其的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长。毫无疑问,对原创图画书的探讨已成为儿童文学特别是中国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933
    2023-11-09
  • “硬边写作”这个词形容李凤群创作,全然不同于厄普代克评价巴塞尔姆运用坚硬的、栗色的词语,她的写作是一种精神苦修,调动个人对土地的所有经验和情绪,扎根长篇,深耕现实主义,四部小说《大江》《大风》《大野》《大望》呈现体系化特色,故事背景设定于“江心洲”场域,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621
    2023-11-09
  • 正如凡一平在《顶牛爷百岁史》后记中所言,上岭村无疑是他生命中最亲切的土地。作家虽然外出求学后客走他乡,但仍对故土“魂牵梦绕”,并创作多部作品向世人展示上岭村的美好与神秘。在文学作品中经营“地理世界”并非凡一平的个人行为,纵观当代小说,无论是莫言笔下长满红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37
    2023-11-09
  • 沈念在《世间以深为海》中引用了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诗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①。诗人原本想要强调的大概是生而为人的社会性联系。他持有的立场比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说的“不能在社会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292
    2023-11-09
  • 东西是中国先锋文学中的代表作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钻探文学创作的多种可能性,不断拓展新的叙事方式:《肚子的记忆》叙事视角的不断流转;《商品》对个人生命旅程的戏谑、发散、变形与拼贴;《后悔录》主人公“向内”不停地“后悔”。东西多年一直对人性不断探索和挖掘,他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235
    2023-11-09
  • 一刘震云的新长篇《一日三秋》制造了一个很费思量的开头和结尾,按理小说是不需要前言的,那除非就是给传统说书人的“楔子”来个改头换面。这样说来,《一日三秋》倒是很传统的白话小说了,又是志人又是志怪,而且就连志怪也有了点《聊斋志异》的味道。在小说中,记录了《花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089
    2023-11-09
  • 张名河是中国音乐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条流淌在辽阔天空中的河流,也是一条流淌在人们心里的河流。这条河流,记录着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沧桑巨变,回响着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铿锵足音,映画着人民大众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与美好的理想追求。张名河的音乐作品创作,涉及众多艺…[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