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2145
    2023-11-09
  • 多年来,王安忆因对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精神蜕变的书写而独树一帜。2006年问世的《启蒙时代》以对“文革”初期青年精神岩层的挖掘而被看作“重返精神之塔”的一次冒险①。2021年的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延续了这一探索。人间沧桑更迭,每一代人各有其生存的时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51
    2023-11-09
  • 讨论海飞小说创作,比较常见的角度有“70后”作家、諜战、历史叙事等。海飞是有着明确写作方向的作家,也是作品影视化比较成功的编剧。小说家和编剧的双重身份,为理解海飞提供了多元视角。《麻雀》《惊蛰》《唐山海》等作品获得了广泛关注,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饱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90
    2023-11-09
  • 张学昕于恬一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迟子建的写作始终稳健而沉静。近些年来,她每三四年都会有一部新的长篇小说问世,每年也都会有两三篇精彩的中短篇佳作奉献给读者。数年前,苏童曾写过一篇文章评价迟子建:“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88
    2023-11-09
  • 在诸多文学文体中,散文带有许多中间地带的色彩,而且这种中间地带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和距离上讨论。比如,散文可以是一种实用的文体,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的、文学的与创作的文体,因为从大概念上说,凡是不能归入小说、戏剧、诗歌的文章都可以称为散文;比如,散文可以方便地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26
    2023-11-09
  • 左、右江流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左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从发源于越南谅山北岭的平而河,流经龙州、崇左、扶绥、邕宁四县,于邕宁县宋村与右江汇合后流入邕江,主要支流有水口河、明江、黑水河;右江是西江支流郁江的中游河段,从百色市区澄碧河口,流经田阳、田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32
    2023-11-09
  • “从山里到海里,从纸媒到网媒”是广西北海作家梁思奇的自况。这两句话准确地指出了梁思奇自身写作的某种特质:跨媒体写作的边界与可能性探索。一直以来,评论路径与写作状态的匹配,是困扰创作界与评论界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活泼泼地”的散文随笔写作方面,评论本身的分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48
    2023-11-09
  • 一无论是用社会学还是心理学的眼光来观察一群人——作家,他们都是神秘而独特的!因为他们对社会、历史尤其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会编故事、会抒情甚至煽情、会说理甚至强词夺理、会用文字创造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甚至完全不同的虚构世界,让人走进去、迷进去、陷进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02
    2023-11-09
  • 任洪渊先生去世后,他的三本著作——《女娲的语言》《墨写的黄河:汉语文化诗学导论》《汉语红移:多文体书写的汉语文化哲学》——就放在我床头,达近一年之久。那是我从张巨才老师那里借来的书。起初,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北师大中文系的这位老人,以便让那些传说与书中华章对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75
    2023-11-09
  • 时间:2020年12月21日地点: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人:王光明对话者:孙绍振、汪文顶、姜涛、张桃洲、荣光启、伍明春、陈培浩王光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我们课题组的第一次活动,用来讨论近三十年的当代中国诗歌批评,从姜涛的诗歌批评说起。为什么要从姜涛说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99
    2023-11-09
  • 先祖康俞《据几曾看》(简称《据几》),近年为据几常看之书。此书20世纪40年代在江津著成,辗转大半个世纪,方始于内地付梓。字字句句,一鳞一焰。今因研务,再读手稿。当年先祖甫过而立,工楷自书,其间沉郁气象,皆时代铭刻。随2003年,北京三联书店首版面世以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44
    2023-11-09
  •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堪称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然直至今日,其作品主题与主人公性格之间的关系,却仍有待阐明。乍听上去,此有老调重弹之嫌,因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杨绛就替钱锺书解释过,说作品是隐喻“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49
    2023-11-09
  • 回望20世纪80年代,张弦以一系列爱情小说斐声文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从1957年创作《青春锈》(1980年发表时改名为《苦恼的青春》)起,他就在思考什么是“爱情”。新时期伊始的1979—1982年,他又连续创作发表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7…[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03
    2023-11-09
  • 一“新南方写作”的实践与历史其来有自,但迟至2018年,在杨庆祥等学者和作家的讨论下,“新南方寫作”才由自发的零散论述进入自觉的理论建构①。其中,《南方文坛》2021年刊载的“新南方写作”专辑可谓一次集体亮相②。何谓“新南方写作”?它在文学地理上指的是“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27
    2023-11-09
  • 2021年第3期《南方文坛》推出“新南方写作”评论专辑,使这个崭新的概念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论建构。在我看来,“新南方写作”区别于既往“南方写作”的重要维度,便是想象力的多样性。倡导“新南方”,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基于这样一种立场:新的文学想象力,隐藏着文学和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70
    2023-11-09
  • 一如果翻开长篇小说《岛》的单行本,你会发现,开门迎接你的并非文字、并非是一部小说必然会有的某种开头,而是林森手绘的几张画:小说里的“鬼岛”、岛上已然损毁却轮廓残留的房子、岛中央繁茂而带鬼气的野菠萝树。然而画里不曾出现人。不仅没有具体的脸,甚至连抽象的人形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89
    2023-11-09
  • 如果我们把写作或者文学世界看作一个游戏场,在我们上场参与游戏之前,游戏的规则已经成型并且运转了多年,一个写作者能做的无非是谨慎地观察模仿,试探着去参与,直到融入这个世界。如果不是一个彻底的游戏重组者,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投入或多或少的热情。出生于1980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49
    2023-11-09
  • 刘铁群刘娇以小说赢得盛名的林白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1977年至1980年代中期,她以本名林白薇发表了不少诗作,1977年发表组诗《从这里走向明天》,1985年发表组诗《山之阿,水之湄》,并出版诗集《三月真年轻》,此时的林白已经以颇具实力的诗歌创作成为广西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41
    2023-11-09
  • 尽管韩少功将《芙蓉》2021年第2期发表的《长岭记》,定位为“一个老人对遥远青春的致敬,也是对当年一个个共度时艰相濡以沫者的辨认和缅怀”①,但对熟悉韩少功创作的读者和研究者而言,这一份记录,几乎隐含了韩少功此后创作的大部分线索,成为理解他的一把重要钥匙。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798
    2023-11-09
  • 一稍微带有一点诧异地,我阅读完了王威廉的最新短篇小说集《野未来》①。这种诧异来自一种先在阅读经验的比对。早在2013年左右,我在编选英文版《80后短篇小说集》的时候,收入了王威廉的《听盐生长的声音》,这是一部以西部盐湖为环境背景的作品,里面的男主人公生活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694
    2023-11-09
  • 一、文本中的造物:从神话到科幻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提出神话实为文章之渊源①。事实上,在中西方历代的文学类型中皆可见神话的身影。其中,科幻小说中频繁出现神话的踪迹。神话与科幻小说的结合看似并不合常理。达科·苏恩文曾从文类角度对神话和科幻小说进行对比,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