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网络文学短短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兴起于2004年的“清穿文”无疑是其中创作成果格外丰硕,也最早引起广泛关注的子类型之一。2010年以后,更因陆续被改编为电视剧(如《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等)而家喻户晓。如果单看题材与写作风格,“清穿文”似乎是再普通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于经纬张学谦2009年4月,经历了处女作《魔兽剑圣异界纵横》的业绩惨败之后,天蚕土豆(李虎)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创作他的第二部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令天蚕土豆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小说迅速成为当年起点玄幻小说各种排行的榜首,并且在十年后的今天依然雄踞起点月票…[浏览全文][赞一下]
北美華文网络文学指在美国与加拿大的华侨华人创作、首发在北美注册(或服务器在北美)的华文网络论坛、网刊和网站上的文学作品。北美的华文网络文学起步早,影响大,是汉语网络文学的发源地。自1991年4月5日华文网刊《华夏文摘》的诞生至今,大量的北美华文网站和电子刊…[浏览全文][赞一下]
邵燕君李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前提是有人存盘。然而,网络空间里的资料,却正在因为各种原因而大量消失。网络媒介使讯息更迭的频率大大加速了。因此,挖掘整理网络文学史料的工作,忽然之间变得十分迫切。如果我们不尽快地把早期的一手材料尽可能全面地保留下来,不但未来网络…[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新中国文学发展同步,已经走过了70年峥嵘历程。这70年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9年。这30年的海外传播是在冷战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形态的国际宣传、呼应或对抗,是其主要的动机,由此形成了三种主要力量…[浏览全文][赞一下]
主持人的话: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史上,“当代文学”无疑是后起之秀,虽有莫言、阎连科、麦家、刘慈欣等风格各异的作家在国际文学奖项和书展中大放异彩,但纵观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感、影响力乃至实打实的销售量,则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于更富…[浏览全文][赞一下]
严家炎刘跃进李建军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第一会议室时间:2020年10月13日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讲人:严家炎主持人:李建军与谈人:刘跃进、黎湘萍、董炳月发言嘉宾:赵稀方、吴光兴、陈定家、施爱东、张重岗、谭佳、彭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路遥研究中,有关田晓霞的评论实在寥寥可数①。不过,有些意见很值得重视。邓万鹏指出,田晓霞受惠于家庭高起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门第。她在读中学时就感觉,没一个男生像孙少平那样跟她在广度和深度上交流思想。若干年后,当她以记者身份探访大牙湾煤矿,“实际上她是探訪…[浏览全文][赞一下]
2014年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南开大学范孙楼章阁厅,博士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面试。当叫到报考乔以钢先生的考生时,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同学走到我们对面,微微颔首后慢慢坐下,自我介绍到,他叫程旸,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硕士阶段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度过,学的都是法律。他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最近几年,一批优秀的85后青年批评家和研究者开始进入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领域,成为一股新生的力量,程旸是他們中有代表性的一位。程旸在南开大学师从著名学者乔以钢教授读博,毕业后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室。我最初对他的印象,来自他几次参加我主持的联合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新文学百年,在借鉴欧美的现代中国文学四分法中,新小说的兴起和文体独大是事实。此新小说是指五四新文学以来的现代中国小说——“受西方影响的现代小说”①,它是中国“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②的“应激反应”③的产物。新小说兴起之初,新生事物引进,既有诸多水土不服,也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当代作家中,王蒙虽然长短小说兼善,但他却以短篇小说著名,这不仅是因为他20世纪50年代即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得名,尤其是他在80年代复出后,更是以短篇小说而再著新声,从《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及其后的《坚硬的稀粥》等,或以意识流的手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七年”的“红色经典”都出自两家出版社:《红日》《林海雪原》和《青春之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旗谱》《红岩》和《创业史》来自中国青年出版社。这很值得研究当代中国出版史的人们留意。都是“通俗革命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更注重“革命”,人民文学出版社反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文学中出现了“文化寻根”热。在传统文化复兴情势的促动下,中国本土意识、民族意识在新世纪文学中进一步深化。从“商州”系列、《浮躁》到《废都》《高老庄》,再到《秦腔》《老生》《山本》,贾平凹一以贯之地通过他的小说显示了鲜明的传统…[浏览全文][赞一下]
2017年,我写过一篇题目类似的文章,谈王安忆早期作品与她插队经历的关系。所谓“内”,是指她插队的人生波折;所谓“外”,是指她的知青题材小说。我以为,仅从作品层面,是很难进入王安忆的文学世界的,而只有深入细致地挖掘其人生经验的复杂成分,才弄得清楚她“为什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音乐和语言两者的起源一致,从语音系统和句式语法上有着相似的特征。因着这些相似性,西方作曲家们经历了几个世纪前仆后继且不遗余力地尝试,在对诗歌内涵的细腻体现以及音乐与诗歌的精致融合上不断探索后,在19世纪中期的德国形成了一种诗乐结合的室内单声部声乐体裁形式—…[浏览全文][赞一下]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商品消费主导的时代。美国学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曾在《丰裕社会》中指出,随着商品生产的丰盈,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获得满足,社会就超越了基本需求阶段,而进入通过媒体和广告创造需求的时代①。商品消费主导带来了社会结构的“生产—消费”…[浏览全文][赞一下]
早在电影《八佰》上映之前,针对这部电影的讨论就不曾停歇。作为背景,人们对于“抗战神剧”的由来已久的厌恶,客观上给观众的心理带来了复杂而矛盾的预期。而由于影片内容和主要呈现对象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再加上曾经的撤档和删改风波,更使得《八佰》注定成为一部充满争议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刘三姐系列文本的研究大体遵循两种思路,一是通过从文本中寻找民族性、地方性元素阐述其民俗审美风格,二是通过分析文本话语层面的压迫与转化关系考察其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身份的建构。这两种研究多少都忽视了文本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更多复杂的历史…[浏览全文][赞一下]
迟子建来自中国的最北端,东北黑土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滋养着她的文学创作。多年来,迟子建一直笔耕不辍,从最初的《北极村童话》到《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再到《候鸟的勇敢》,她一直坚守自己的文学信仰,书写东北黑土地的自然变化、人情风貌、历史变…[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