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3400
    2023-11-09
  • 阅读昌耀诗歌,总是令我想起屈原。从风格气质、命运遭际到诗歌写作乃至最后的纵身一跃,昌耀都像屈原投身当代的一个影子:渴慕伟力的强男子与形枯影瘦的诗人呵。他们的生命可称作“一部行动的情书”,他们的诗文都蒸馏着血气:动情于生命的沉重、困惑奋激于人类的命运。昌耀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13
    2023-11-09
  • 他们,一个是大树,一棵从黄土高原上生长起来的大树;一个是凤凰,一只从轮椅上飞向云霄的凤凰。他们都出身于社会底层,都是“受苦人”,都有很强的苦难意识。他们将苦难转化成了爱的能力。他们爱人们,爱生活,爱一切值得爱的事物。他们都属于有教养的作家。他们高格调地写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16
    2023-11-09
  • 李松睿在当下的学院体制中,所谓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的学术分工,变得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曾经接受过长达七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训练的研究者,当我渐渐把工作的重心从文学研究转向当代文学批评时,不时会遭遇同事、好友带有善意的调侃,在内心中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95
    2023-11-09
  • 经评委李洱、李建军、吴义勤、陈汉萍、张燕玲、季进、周立民、施战军、郜元宝、阎晶明、程光炜(以姓氏笔画为序)对编辑部评出的17篇候选论文,经过独立审读,以邮件投票方式评出以下6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史料多元化与当代文学研究的相互参证》(黄发有201…[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17
    2023-11-09
  • 2019年8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入选作品一一揭晓。自9月始,入选作品陆续在山东省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国内十三座艺术场馆公开展出,供公众观赏。假如将每五年举办一届的全国美展,视为全国美术界五年一次的大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75
    2023-11-09
  • 五年一届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各地展区已经陆续落下帷幕,广西在此次美展中可以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共入选作品八十二件(含进京作品六件),可谓是大获全胜,这是广西美术家协会以及广西画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庆祝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理性地思考与分析此次美展中广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45
    2023-11-09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各画种的展览已在几个城市陆续开幕,在这五年一度的美术盛事中,广西入选作品总数八十二件(含进京作品六件),为历届最多,全国排名第二十一位,居五个自治区之首,在西部省份中也排名靠前,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八十二件入选作品中,雕塑十四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55
    2023-11-09
  • 1965年,约翰·契弗受邀为菲茨杰拉德撰写小传,行文结束时,他写道: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里,人们总能近乎狂喜地发现自己所在的确切位置——城市、旅游胜地、酒店、时代和日子……所有人都生活在怀旧与变化的危机里,他们都被深深地卷入无处不在的爱与苦难之中。“无处不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49
    2023-11-09
  • 走进秦文君的儿童文学世界,就像走进丰茂的绿色森林,她的文学气质典雅丰厚,思想的醇香如同森林中天然的松脂芳香;她的文学语言纯净精美,如同闪耀的林中朝露;她的叙述灵动多变,时而幽默俏皮,时而诗意烂漫,时而凝练深刻,如同林中昼夜寒暑的更替;活在她故事中的那个讲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85
    2023-11-09
  • 引言越南战争让战无不胜的美国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战后归国的美国老兵感到尴尬和羞愧,他们认为去参战是做了男人分内的事,但民众的误解和国家的否认阉割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奉献失去了意义,人生变得没有价值。为了诉说挣扎的内心世界,老兵们开始寄情于文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54
    2023-11-09
  • 百多年来,文学研究经历了几次转向:最初,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表现主义,如神话原型、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等理论;然后,以作品为中心的形式主义,如新批评、结构主义等理论;接着,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反应批评理论,如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如今,以网络媒介为中心的跨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20
    2023-11-09
  • 韩颖琦秦佩佩2018年正好是網络文学诞生二十周年,二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进步,以此为载体的网络文学也逐渐呈现出蓬勃之势。现如今,网络文学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宠儿,它以滔滔之势引领了时代的一股潮流。细观之,在这股网络文学的大潮之中,就其地域分布而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47
    2023-11-09
  • 黄晓娟陈宁读陶丽群的作品,深沉的土地情结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而来,一向习惯于“安静地写作”的她竟“滔滔不绝”了起来:儿时的墙红屯、村庄上空的炊烟、深夜的火车……点点滴滴,串联起她心头间的万般思绪。她曾坦言,女性以及土地将会是她持续不断摸索的写作主题。她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24
    2023-11-09
  • 我从事实验文学的创作已经有三十多年,而从事这一类文学的文学批评也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现在,不论在国内或国际上,都已经公认残雪的创作为高难度的创作,独树一帜的创作。那么我是如何样创造出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别来的?我的创作的根源与动力又在哪里呢?我得到了一个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92
    2023-11-09
  • 李文子陈丹晨一、“大江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李文子(媒体人、《领导者》前主编):您是20世纪30年代生人,1949年初入党。有一种说法,这个年龄段的人“两头真”——即指青年和老年时追求真理,中间阶段有“盲从”“紧跟”——像一些老同志都反思过这个问题。有的还写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87
    2023-11-09
  • 张宗刚李美皆1978年4月5日,中央批发了《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老顶山公社党委向丁玲传达了文件。4月20日,陈明携带材料来到北京,递交给胡耀邦办公室。幸好陈明比丁玲年轻十三岁,还跑得动,这些事情,全靠他,他也是最好人选。1978年7月,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728
    2023-11-09
  • 在台湾文坛,建立学派谈何容易。尽管如此,唐文标一度仍有过雄心从事这项工作。他1972年从美国到台湾后,曾试图与王杏庆(南方朔)及在大学期间就参加党外运动的陈忠信等人建立“台北学派”,研究台湾当代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潮,以“建构台湾的社会分析”,可很快爆发了“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66
    2023-11-09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以及中国人民团结的伟大力量,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抗战的特殊历史时期,诗歌朗诵运动达到了最高潮,延安、武汉、重庆、广州、桂林、昆明等地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诗歌朗诵运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94
    2023-11-09
  • 主持人吴思敬:“百年新诗学案”是由吴思敬教授主持,经教育部批准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案”这一名目,借鉴了古代思想史著作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又根据百年新诗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赋予其新的内涵。它不同于以诗人诗作为中心的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46
    2023-11-09
  • 将邓一光最新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和其之前十年的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一种巨大的“跳跃”。这种跳跃一方面是小说叙事地点的变化——从深圳“跳”到了香港,另一方面也是题材的变化——从都市抒情“重新”回到了“战争叙事”。但我们却不能说《人,或所有的士兵》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