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4166
    2023-11-09
  • 张静轩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美国学者米尔斯极力批评当时满足于对现实信息的汲取与接纳、想象力渐而缺失的普通大众:“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他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理性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醒大众,“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025
    2023-11-09
  • 于慧芬新时期是一个文学浪潮跌涌不断的时代,各种文学思潮在新时期文坛竞相登场。刚从“文革”梦魇中走出的人们把“文革”描绘成“封建主义的复辟”,是蒙昧、前现代的历史怪圈。以批判“文革”封建性而获得话语权的新时期接续“五四”的时代精神被有些学者称为“新的文化启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654
    2023-11-09
  • 赵丹汪曾祺生前不太深谈鲁迅,但受到鲁迅某些观念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他的作品中多是任性自然、乐天知命的“活庄子”形象,这与鲁迅的峻急之气形成很大的反差。在1988年,汪曾祺却受到蛊惑,他在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戏剧《蝴蝶梦》的改编中受到启发,“‘《蝴蝶梦》的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454
    2023-11-09
  • 王锐在中国的历史编撰传统中,历来重视对一个时期学术发展与学术特色的论述。章学诚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仅仅是如“典鬼簿”一般,对于历史上的学术变迁进行简单罗列,而是要求研究者能够充分把握历史上学术流变的总体特征,清晰辨识不同学派之间离合互动的复杂形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31
    2023-11-09
  • 本刊编辑部时间:2018年11月25日地点: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107室主办:广西大学承办:广西作家协会、南方文坛杂志社、广西大学君武文化研究院范祚军(广西大学副校长):2014年,田耳作为“特殊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引进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529
    2023-11-09
  • 本刊编辑部时间:2018年12月1-2日地点:广西南宁市南宁饭店与会者:黄海澄教授及其家属、袁鼎生、王建疆、黄伦生、张利群、肖启明、冯仲平、杨小清、罗坚、杨国良、李启军、王晓燕、杨兴玉、闫爱华、王圣、王维玉、徐大威、张吉琳、贾永平、蒋应红、肖明华、崔露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164
    2023-11-09
  • 本刊编辑部时间:2018年10月12日地点:贺州黄姚酒壶山宾馆主办:《南方文坛》杂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与会者:郭运德、张燕玲、朱东、傅谨、傅光明、饶翔、李墨波、黄伟林、冯艺、邱少忠、张萍、刘铁群、李筱茜、鲍翰、肖晶、曾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097
    2023-11-09
  • 周文晓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留美学人,刘剑梅在北大完成本科学业后,一口气攻读下科罗拉多大学的硕士学位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受业于夏志清、王德威、李欧梵等学者,得到了相当系统、完备的学院式训练,首部专著《革命与情爱》即在中西学界引发不俗反响,学养有目共睹。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124
    2023-11-09
  • 葛浩文林丽君姜智芹林丽君:一部作品翻译出版是许多人合作的成果,合译只是这个团队工作的一部分,不过我们还是从合译谈起。首先,我们简要描述一下合译时的做法和分工,然后介绍一些翻译学者不常涉及但对于中国小说翻译和出版同样重要的环节。在接到出版社或作者的翻译委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933
    2023-11-09
  • 木叶1冯至,1905-1993。十六岁便起身,踏入新诗这一发源伊始的河流,参与并见证,于不同时期均留下自己的印迹。如若把人生比作诗,冯至长长的一生可能仍然是一首短诗,或一束诗,但这并不妨碍在最为才华涌溢之际,扶摇为一座青山,纵是在暗淡之时也投下长长的影子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3013
    2023-11-09
  • 吴亮木叶你肯定不会忘记2008年8月那个夏天下午,你闯进巨鹿路675号二楼最里面的房间温文尔雅地介绍了你的身份,你说你要采访我,关于当代文学史的回忆,我的经历,我的见证,我的反省,我的转向,最后是我为什么又回来了……整整十年了,难以置信,你现在是我们《上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802
    2023-11-09
  • 汪广松一我的爱人像水底的火焰难寻踪影木叶喜欢庞德的这句诗,并用“水底的火焰”这个意象,表达了他理想中的批评文本和批评状态。他用一句诗表达他的理想,这个表达是清晰的,然而“水底的火焰”依然渺茫。在这里,批评相当于一个寻踪影的过程,寻是确定,而踪影不确定;文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629
    2023-11-09
  • 尹玉珊钱锺书与杨绛先生都是以学者角色而投身小说创作,两人的小说多少带有一点学者作文的共性:一是因為学者对“义理”追求的惯性,表现为故事的筋脉比较紧绷,给人物活动的弹性空间较狭;文辞上追求洗练,对世俗环境与自然景观缺少建构的兴趣与沉浸式的细腻描摹。二是带有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536
    2023-11-09
  • 段崇轩走近刘慈欣50后以上的几代人,长久浸淫在现实主义文学中,对科幻文学有一种无形的隔膜、抵触。刘慈欣崛起于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了,但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山西依然没有热起来。七八年前,我就认识了刘慈欣并开始读他的小说,但现实主义像大山一样横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534
    2023-11-09
  • 耿占春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望1978,那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不仅政治领域开始拨乱反正,与之相伴的是文学界也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事件,停刊多年的文学期刊相继复刊,同时一些新杂志乃至诗歌民刊也相继创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朦胧诗、标志着“科学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08
    2023-11-09
  • 木叶七八年前的某个午后,一位朋友低声说,我们有谁目击过创造本身吗?见我无语,抑或原本便无意得到回应,朋友兀自说道,当我们看到诗文印在纸端或一座建筑落成,那已不是创造本身了,而是魔法的静止状态,而当我们目睹一个人就在眼前创作小说、音乐或建造楼宇,那又可能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83
    2023-11-09
  • 《南方文坛》2018年度優秀论文奖揭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236
    2023-11-09
  • 油画中的灰黃色调与它的谐音“辉煌”很相似。而辉煌总有种悲剧性的崇高感。汪鹏飞从自然风景到历史风景,一直在虔诚地寻觅着。像他画中的鸟,虽然掠过天空,却不免五里一徘徊。他的天空是广阔悠远的,他的大地却总是留下苍凉和孤独的身影。而更多的影子隐现在建筑和人心的背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96
    2023-11-09
  • 王艺涵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中出现了一批以艺术创作、艺术活动、艺术表演和艺术家的生活为主题的电影,本文将此类电影称之为艺术题材或“艺术主题”电影。如哈萨克族电影《鲜花》、《永生羊》(阿依特斯,即阿肯弹唱),蒙古族电影《长调》(蒙古族传统音乐)、藏族电影《唐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76
    2023-11-09
  • 中国山水、花鸟画的“点线”造型是千年来所有画家坚定不移的追求目标,点线理论发展至宋代,已引起众多理论家进行专门的研究,得到画家普遍重视。但仅限于花鸟、山水画的科目范畴中,人物画作品里基本以线为主,或是以面盖全,以“点”造型出现在人物画里的作品少之又少,这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