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9178
    2023-11-09
  • 董迎春+吕旭阳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陆辉艳,其诗歌创作频频在广西区内外重要的文学刊物亮相,曾获广西青年文学奖、2015青年文学·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等多个奖项,并于2016年出版了广西作协重点资助的诗集《心中的灰熊》。并因优秀的创作影响入选参加《诗刊》组织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234
    2023-11-09
  • 陈鹭在韩少功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一致认为韩少功是一个思想型作家,思想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韩少功创作中的思想与别的作家的思想有什么不同?他有什么独特的思想立场与思想特质?以往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却未进一步深究。有感于此,笔者拟就韩少功独特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246
    2023-11-09
  • 朱崇科表面看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独立篇章的书写往往貌似散落一地的原子组合,从意义建构方面很难结合具体描述/意象找寻到有关的严谨系统性和丰厚凝聚力,而实际上,即使不采用诗学、“立人”、国民劣根性等宏大字眼,我们或许依旧能够发现更多特殊而有意味的内在关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246
    2023-11-09
  • 周立民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用过这样的宣传语: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这倒并非是言过其实之辞,在文学走向体制化的时代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不仅仅是一家出版企业,它从创立便是国家意志和文学出版整体规划的体现。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它的历史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366
    2023-11-09
  • 一我和顾骧先生相识于“新时期文学”发轫之初的1978年。当时他就职于文化部文藝研究院(文化部文艺理论政策研究室)任理论组长,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当编辑。“文革”中被解散了的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已经获准即将恢复,停刊十多年的《文艺报》也将于那一年的7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363
    2023-11-09
  • 金理一《北鸢》以巨幅的容量演绎家族记忆与历史记忆。“在文学领域,史诗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回忆本源和理解文化团体特性的一种重要的模式”①,长篇历史小说与人类记忆之间独有的亲缘关系,其实不证自明。我更关注的,是葛亮此书对于当下写作风气的意义。比如,在当下的青年写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384
    2023-11-09
  • 王德威葛亮是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谜鸦》《七声》,有世故练达的故事,也有简净清朗的叙事,已经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小说家的造像。2009年,他推出第一部长篇《朱雀》,纵写南京现代史里的盛世流离,细密缠绵,并且点染出宿命色彩,是近年少数关于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395
    2023-11-09
  • 初清华+汪梦妍《离乡病:现代中国的文化、疾病、以及国家改造》(Homesick:Culture,Contagion,andNationalTransfor-mationinModernChina)于201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美国杜克大学从事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24
    2023-11-09
  • 李欧梵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铁屋中的呐喊》新版序言浙江大学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我回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23
    2023-11-09
  • 陈雀倩王威廉,1982年出生于青海海晏,为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曾获第二屆“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提名奖(2009)、首届“作品·龙岗杯文学奖”(2012)、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15
    2023-11-09
  • 宋嵩诞生于茫茫宇宙中一粒微尘之上,至今未能在浩渺的星河中寻到可以同舟共度的伙伴,我们生来孤独。坦然面对这个现实,并且大胆地将它说出唱出,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许多年前,在披头士那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Sgt.PeppersLonelyHeartsCl…[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68
    2023-11-09
  • 侯如绮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随同政府的大批官员、军人、眷属,浩浩荡荡的自中国大陆退守到这曾长期被日本统治的岛屿。因为和原居住民(本省人)有别,因此他们被冠上“外省人”的称号。这原是区分你/我的说法,但日久他乡即故乡,数十年过去了,此一说法成为台湾内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97
    2023-11-09
  • 方岩一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眷村”之于大陆读者而言依然是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即便是随着影像、书籍的传播和交流,我们或许触及皮毛,只是大部分时候,了解止于故事本身的悲情,造成“悲情”的历史与政治都变得不再重要。正如很多年前的电影《海角七号》,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62
    2023-11-09
  • 石晓枫2015年6月,马小淘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一篇谈80后作家的作品,我注意到她行文间的讨论与自我省视:所谓“80后”赶上了匮乏的尾巴,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好像和一直遭罪的前人不同,也區别于生来就见识繁荣的后辈。但是我忽然觉得,地球那么大,历史那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66
    2023-11-09
  • 金赫楠一马小淘的小说,颇具辨识度。而这相当程度上来自她的小说语言。关于80后女作家,我一度总抱有一种整体性的印象,认为成就和局限她们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那普遍流行着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文艺腔。在这种腔调里浸泡久了,某日读到马小淘的小说,确实眼前一亮、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04
    2023-11-09
  • 以新现象、新技术来表征或命名当下社会是目前一种很通行的做法,像新世纪、E时代、大数据、传媒时代、网络社会等语词在当下颇为流行,并以高度发达的媒介传播而来的文化现代性与多元性而自诩。在性别话语层面,当下更强调对传统性别机制的颠覆与对抗性,“她世纪”、“女汉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29
    2023-11-09
  • 张念随便哪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任何女人,我知道这个!——杜拉斯《话多的女人》一切简单化都是法西斯主义的……任何革命者都有自己的左派主张……如果中国人对此不理解不接受,如果他们相信人身上的一切是可以缩减的,那么一切革命就完蛋了。——杜拉斯《话多的女人》全世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59
    2023-11-09
  • 一、是市井,不是城市据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主流是“乡土文学”。即便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文学”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城市文学”创作的成就仍抵不上“乡土文学”,抑或对“城市文学”的评价没有“乡土文学”高。凡此种种,至少在我们的批评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68
    2023-11-09
  • 张丛皞中国的城市文学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与城市文化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百年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与中国城市文化的盛衰荣辱是相协调一致的,城市的生活与文化是孕育城市文学的摇篮与子宫,城市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城市文化的积累和经验。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题材,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529
    2023-11-09
  • 颜水生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个事件必将对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全球化进程产生冲击。英国脱欧事件也说明了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也存在着抵制全球化的强大力量,在人类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反现代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时代,现代与反现代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社团热点作品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