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瑄璞的《多湾》:别样别款的“中州”与可钦可歌的“女流”河南一带自古又称中州。中州虽然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化滥觞之地,人口过亿,但过去这些年来不知为什么,口碑却不太好——按周瑄璞在其长篇小说《多湾》(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中的说法,是“那些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白云++王春林作家须一瓜长期供职于媒体,对于媒体人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但在她的小说写作历程中,对于媒体人的生活却甚少涉及。但这一次,在长篇小说《别人》(载《人民文学》2015年第7期)中,一向小心翼翼的须一瓜,却抡开了膀子,直击媒体与媒体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探讨桂西北作家群的创作前路,这应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作家群中每个作家的创作角度、创作尺度都各有所取、各有所长,要想在这各种不同的创作风格中探索出一条出路来,谈何容易。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一个作家群体的创作前景进行分析就是盲人摸象,让人一头雾水找不着北…[浏览全文][赞一下]
光盘是一位创作路子宽阔的作家,既有富于现代主义色彩的力作,也有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佳篇。他具有左右开弓和打组合拳的出色能力。新时期以来,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和借鉴使中国文学出现了崭新的景观,涌现了不少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的作品。但这其中也有弊端,存在着某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田耳是70后实力派小说家,别具一格的叙事本领和语言禀赋让他能在中篇和长篇这两个临近但差别甚大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前者让他年纪轻轻就手捧鲁迅文学奖,后者让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垂青。如果说田耳的中短篇可以用神秘性作为美学概括的话,他的长篇小说特色不妨用含混性来表述…[浏览全文][赞一下]
作为广西“新三剑客”和70后代表作家之一,朱山坡是很值得关注的。他是个有想法的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皆有想法,因而早早形成了突出的个人特色。尤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他的才华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构成了他的优势,而分析他的优势,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他和他的前途。…[浏览全文][赞一下]
1919年,吴宓在美国留学,对美国人以及部分新派中国人奉行的“自由恋爱”深表不满,他认为在婚姻问题上,君子应该随遇而安。所谓“遇”即是“境遇”,如中国的“月老红丝”之说,佛教的“前世夙缘”之论。而婚姻受种种境遇之限制,“虽云人生之不平事,然亦真理之所宜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当代华文文学界的作家谱系中,黄碧云无疑是特质十分清晰的一位。其语言的高辨识度以及早年文学立场的独特鲜明,为其赢得“扬眉女子”的美称。然而,晚近作品《微喜重行》的出版,成为黄氏创作的新的转折点,外界对这位作家的认知维度也由此而发生了改变。《微喜重行》以“微…[浏览全文][赞一下]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早期名称是“新文学”,它与旧文学的明显区别,除了胡适、周作人、陈独秀等对其内容所做的判断标准外(如言之有物、人的文学、贵族的文学等),在形式上它的主要标志是白话,所以旧文学的形式如诗词歌赋等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就不进入“新文学”史。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瑞典]夏谷++朱思衡当我们的任务是识别一部(纯)文学著作时,不论是戏剧和叙事,即文史传统可以提供一系列标准投入使用。其中有些是多层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也许最明显的但不是寻找最微不足道的特点是一个直观的无可争辩的开始。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美]翰·唐纳蒂契++朱思衡“如今的社会,还会有人坠入爱河吗?”——我认为这是残雪作品中蕴含的中心问题。像她这样严苛的实验主义作家沉迷于这样的个人主题,的确让人费解。狭义地去理解“爱“会造成对残雪作品的误读。“坠入爱河”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既表现人陷入激情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曾经迷恋过一段时间残雪的小说,之所以有这种迷恋,一方面是由于那段时间里个人对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的爱好,残雪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最有这份厚重,经得起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任意诠释的作品,另一方面则是残雪小说公认的“读不懂”激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广西北流这个小城,活跃着一个“漆”诗歌群体,包括吉小吉、朱山坡、谢夷珊、陈琦、琬琦、伍迁、陈前总、方为等诗人,他们的口号是:“在我们的目光中/漆即是诗/我们无法为生活镀金/但可以给生活上漆。”“漆”诗群形成了北流诗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所办诗刊《漆》被誉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意象是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诗歌的构成元素之一,意象是体现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它是诗歌独特的叙事方式。”①同时,意象作为重要的表现方式和审美理论,在诗歌中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表情、达意方面,还是在叙事、说理层面,一直是非常…[浏览全文][赞一下]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安忆++张新颖一、阶段和变化张新颖(著名文学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上一次我们集中谈你的创作,就是整理成《谈话录》那本书的,应该是在2006年。王安忆(著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对,很早以前的,我记得我那时刚刚到学校里来不久。张新颖:过了十年。那么,在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主持人季进: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主办的刊物《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ModernChineseLiteratureandCulture),自1984年创刊以来,每年出版春秋两卷,著名汉学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和邓腾克(KirkAlexan…[浏览全文][赞一下]
电视剧《琅琊榜》自热播以来,不仅仅被赞为高“颜值”的“良心剧”,更是激发了不少观众的“腐女心”。虽然《琅琊榜》的主创团队始终坚称他们想要传达的是梅长苏与靖王之间的“一种兄弟情感”①,但这却并不妨碍众多“腐向”粉丝为苏靖CP②的“基情”激动不已。以“苏靖”“…[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子丰++刘雯昕电视剧《琅琊榜》的成功让其背后的“山影制造”在2015年下半年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盘点帖如数家珍地追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山影剧”——的确,“山影制造”的大名并非一夜暴得,而是一系列作品积累的结果。早在2014年《北平无战事》播出的时候,网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肖映萱++叶栩乔电视剧《琅琊榜》播出后,主创团队一再申明这是一部“男人戏”①。然而在朝斗、武侠、战争等看似“男人戏”的表壳包裹下,却藏着一颗“女性向”的内核——小说《琅琊榜》出身于“女性向”网站(最初连载于晋江原创网,后转到起点女频)②;身兼原著作者与电视…[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