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民间的文学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2765
  • 苏北

      我曾在巢湖姥山的一座塔内的墙壁上看到这么几句话:“今天阳光明媚,风好大,早上好冷,中午好热,上塔好难,下塔好累,游人好多,楼梯好窄,干脆把它拆了算了!”字是用圆珠笔写的,细细的,一看就是女孩子的字。这几句话令我感动的原因不仅仅是通俗、俏皮,更主要的是准确地刻画了当时的情景。江淮之间的仲春,正是如诗(假如算诗的话)所说:“早上好冷,中午好热。”姥山位于巢湖之中,可俯瞰万亩碧波。那座塔我也上了,塔体极窄,楼梯陡得逼仄,前面人的脚后跟能碰到后面人的鼻子。因此肯定是“上塔好难,下塔好累”,敢情还不如“干脆把它拆了算了”!我读着这几句话,仿佛那个写诗的、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正顽皮地站在你跟前,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我的一个女同事曾对我说,她的儿子写作文,比喻雾大:“今天雾好大,仿佛天上丢下一块云。”这是孩子眼睛里的童话。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三角地公告栏除张贴讲座海报、球讯、求购信息、转让物件等消息之外,还经常有一些寻物启事。我曾见到两则颇有意味的启事。一则是寻收音机的:

      寻收音机

      昨晚在大讲堂痛失老友——Globe10波段收音机,有“22-229”字样。

      重谢!好人一生平安!

      联系地址:28楼229室。

      一看这就是一个理工科学生的寻物启事。

      还有一则是寻腰带的:

      寻腰带

      一条深蓝色的风衣腰带不辞而别,她的主人——华仔,正焦急地等待她的归来。寻求热心人的帮助!

      华仔地址:38/411。

      这肯定出自一个浪漫的文科生之手,寻找失物,还不忘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1989年我在鲁迅文学院进修,一次到崇文门去找一个朋友,在楼道口看到一则寻猫的启事:“几日前,我家的大黄猫不慎走失,有知其下落或暂时收养者,请告1207室,不胜感谢。”这是一则文本规范的寻物启事,作者想必是一个老知识分子。

      还读到过一篇写西南联大的文章,说到西南联大的公告栏里的寻物启事,也颇有趣。作者举例说:“鄙人不慎,遗失了××东西,如有捡到者,请开示姓名住处,失主即当往取,并备薄酬。”所谓“薄酬”,通常是五香花生米一包。这实在是一则雅文,失物者当是谦谦君子。

      中国民间的东西实在是博大精深,民间的语言永远是那么鲜活。正如我的家乡土话:“学会猪头疯,能过扬子江。”意为一技之长可以活人矣!我的母亲不认字,可语言极为生动。小时候家里困难,我们羡慕人家有钱,母亲说,能吃饱就行,我们家困难,我家人“嘴里也没长青草”。

      “嘴里也没长青草”,这句话说得真好!

      (汪静摘自安徽人民出版社《那年秋夜》一书,益 鸟图)

      本文标题:民间的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6416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