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去追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思想如何开放,不管你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对待爱情,必须遵守原则,不然,再伟大的爱,哪怕惊天地,泣鬼神,还是会让人鄙视。
徐志摩,众所周知的一代名人,他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话题。在那个封建时代,很多人都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他也是如此。在受到西方文化熏陶后,不仅是简单的没有感情的问题,更是兴趣爱好思想皆不同,这时候出现了个林徽因,集才能美貌思想于一身的他的灵魂的伴侣,不可避免,他与张幼仪之间必然是以悲剧收场,虽然犹豫彷徨过,但他还是抛弃了张,尽管父母及老师梁启超强烈反对。不能说他对张幼仪不仁不义,不能说他对父母不忠不孝,只能怪那个封建时代及落后的思想让他过早地涉足婚姻,只能怨这个他如此爱恋的女人为何不早一点出现。两个相爱的人挣扎彷徨后,虽然徐为了林而抛弃了张,但林由于对张的不忍和道德的束缚最终还是离开了徐。林理智的选择让徐备受打击,在没有林而又没有遇到陆的这段时间,徐是多么地煎熬和痛苦??可是在遇到陆之后,灵魂的伴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生命的声音。陆是有夫之妇,为了徐,历经重重波折和丈夫王庚离婚,最终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该收场了,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无限的感慨和深思。
作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证婚人的梁启超在婚礼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婚姻是人生大事,万万不可视作儿戏,现时青年,口口声声标榜爱情,试问,爱情又是何物?这在未婚男女之间犹有可说,而有室之人,有夫之妇,侈谈爱情,便是逾矩了。试想你们为了自身的所谓幸福,弃了前夫前妻,何曾为了他们的幸福着想?古圣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此话当不属封建思想吧?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幸福,有什么荣耀,有什么光彩?……”说的多么好,爱情为何物?徐之前是多么地爱林,在林转身之后,却又爱上了陆,是情非得已,还是感情泛滥?
人不能太博爱,倘若这样,这爱,便没有了价值。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便要遵守某些规则,真爱固然可贵,但为了这所谓的真爱去伤害无辜的人,即使在一起,又怎会心安理得?
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爱情而活,还有责任,自己的满足和对他人的伤害以及对责任的弃之不顾,到底孰轻孰重?
为了爱情所受的伤害,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倘若要死要活,或者作生不如死的惨状,未免太做作,太让人不屑!
当代社会,没有包办婚姻之说,我们拥有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所以我们有机会选择灵魂的伴侣和生命的声音。一旦选择,便要承担后果,任何反悔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借口。法律上对于婚姻是离去自由,但道德上我们必须约束自己,少一点对别人的伤害,那这个世界便多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