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佳作赏析
文章内容页

天真的人不伤心

  • 作者: 郁宁馨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08-21
  • 热度119394
  •   小说《西游记》快看到结尾了,对唐僧的厌恶不减反增,爱哭就算了,耳根子软没眼力见也能忍,越看越寒心的只是唐僧对孙悟空的态度,从始至终不过一个“用”。

      两个很有意思的情节——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把猴子赶回了花果山,很快自己就被妖精变成了老虎险些被打死,悟空一听八戒说唐僧遭了难,立刻答应出山——虽然的确有一部分是因为八戒的激将用得好,但很戳人的一个细节,是悟空在救场之前,居然先跳进海里洗了个澡。

      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唐僧爱干净,生怕自己在花果山跟猴精们混久了身上有妖精味,熏到了师父,所以特意从筋斗云上翻下去,在东海里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如果只是把唐僧当作上司,把取经当成任务,大可不必如此吧,猴子皮归皮,却的的确确在践行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承诺。

      相比之下唐僧的回应,却更像是冠冕堂皇的冷漠:

      “贤徒,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

      于是也终于理解了电视剧版的《西游记》里,为什么会把唐僧这句台词改成“悟空,是为师错怪你了”。人的本能,不就是对爱者言爱,对毫无感情的人才以利益相诱吗?

      可孙悟空笑嘻嘻的:“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紧箍咒),足感爱厚之情也。”

      第二个情节,是六耳猕猴搞出的真假悟空,两只猴子从天上闹到地下,又打到如来面前要辨个真伪,一向幸灾乐祸的八戒都破天荒地严肃了一次,可作为师父的唐僧说什么呢——你既知此门,可趁他都不在家,先到他洞里取出包袱,我们往西天去吧,他就来,我也不用他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非常討厌唐僧,西行过半,几年来朝夕相伴,屡次救他于虎口之中的大徒弟,对他来讲,也不过就是个“用”啊!

      难怪连观音都看不过去,直接下了死命令把取经这件事和孙悟空绑定,打消唐僧动不动就想把猴子赶走的念头。

      可就在下一回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悟空看到路边卖糕的小贩,却还是会主动去给唐僧买糕,对唐僧的冷漠和无情,他似乎无知无觉,因为没有知觉,所以毫不在意。

      司马迁在《史记》里问:“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可孙悟空偏偏就不怨,他只有一派天真和赤诚,只看到自己给予的,不在乎对方回馈的,因此也就能免于伤心。

      希望猴子可以永远做个没心没肺的猴子,如果不懂就可以不痛,最好不过永远糊涂。

      本文标题:天真的人不伤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6402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