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云南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有太多人想发表,以表现他们忧国的思想和忧民的情怀;有太多的人想发泄,以表现他们对“天地糊涂”的郁闷和利益损失的无奈。但对于我,一个“高四”的学生,我既没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民思想;也不愿因此就悲天悯人,指天骂地,乱了自己的一份沉静的心境。我总认为,灾难终会过去,生活依旧,该干嘛还得干嘛。
坐在教室里的我,抬头眺望白蜡山,山上的灌木青翠依然,大概这百年不遇的旱灾也并没有妨碍它们演绎春的色彩。这时,我的脑海突然浮现一句曾经有意记过的诗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生活总会带给我们一些预想不到境况,天灾也好,人祸也罢,但对于当事人的我们,应该学会柔韧。人生如弓,唯有柔韧,才能射出不漂亮的人生之箭,面对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我们应该柔韧一下自己,让生活展示一副崭新的图案。无论是此时遭遇天灾的人们,还是去年高考场上失败的我们,都不应该遭遇挫折,而放大痛苦,而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拼搏和奋发。“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忙的希望,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
有时,对于自己的“默然”,也实在过意不去,偶尔也电话回家,问问家里的情况:受灾是肯定的,减产是必然。但在每次将要挂电话的时候,母亲总会叮咛我:家家受灾,生活照样要过,但复读的只有你,别担心家里,一定要好好学。
也许,在父母的心里。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在学校里好好学,其余的都不必去考虑。因为有个复读的儿子,他们反倒很从容的接受这百年不遇的旱灾。但我清楚的知道,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无疑是在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的肩上,又多加了百斤千斤,我可以想象,此时的家里,此时的父母,以及那一块块田地在太阳灼烧下的干瘪情形。我不知道,六月后将会带给我的是什么,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即便是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我也仍会应该也必须扬鞭策马,奋勇向前,再接再厉,更上一楼。这样,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如果,有人以此认为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你错了,我之所以认为青山还在,夕阳仍红,是因为我觉得,百年不遇的旱灾固然令人痛心疾首,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味的抱怨或因此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一蹶不振,都不是明智的做法。我认为,无论是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幸,还是自然界飞来的横祸,只要我们肯迎难而上,就一定会有否极泰来的一天。我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些飘在我们生命里的黑云,就不会再落下雨点或引起风暴,而会给予我们夕阳的天空以色彩。
其实,人生好比一口大锅,遭遇这百年不遇的旱灾,就好比我们走在锅底,只要我们肯往上攀爬和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因此,即便是这百年不遇的旱灾,我们也仍要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没有必要将遭遇这百年不遇的旱灾的复杂心情全部表现在脸上,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和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集散,惊喜惊险。无论,人生遭遇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相信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无论,前面是荆棘丛生和高山大侠,是未知的坎坷和已知的死亡,还是无限的风光和永恒的静穆;身后呢,便是激情的一路挥洒,是万死不悔的追求和日复一日的较量,是失败着倒下和崛起者的继往。我们走在风沙漫漫里,雨雪霏霏却从容镇静,杨柳依依又满含柔情。这就是人类自身,就是战胜大苦大难又超越困难的人类精神,这就是生命的含义。
相信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会有个声音属于成功。万籁宁静,梦想隐去,也应该有穿透黑暗的眼睛,静静地等待光明的到来。世界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忍受这百年不遇的旱灾,忍受孤独,坚守梦想,即使一切不幸都呼啸而来,也别气馁。用你最坚强的意志,最灵敏的头脑,怀着一颗平静的入世心,积蓄力量,等待喷薄欲出的那一刻。
相信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想,这“百年不遇的旱灾”一定会为我们明日的早晨染上金色的和平,让我们满含期待吧!
20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