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4793
    2023-11-09
  • 齐乃波等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齐乃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841
    2023-11-09
  • 礼让等语言的耳光比手掌的耳光厉害百倍礼让这些年来,一些学者仰仗着掌握着话语权,对历史史实,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胡言乱语,甚至黑白颠倒,让人听了无不感到愤慨。如果单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人,挨多少耳光都不过分。要知道,很多语言的耳光比手掌的耳光厉害百倍。你学者用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786
    2023-11-09
  • 李思中国有这样一群人。对于真理,他们看得太过峻切,所以无法容忍虚假;对于生命,他们爱得太过浓烈,因此不能妥协庸俗。在封建的背景下,他们尽情展示个性,在复杂的社会里,他们依旧保持着本心。他们活跃在历史长卷上,任世人评说。他们被称为“文人”,一个充满个性又拥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739
    2023-11-09
  • 许金城英雄与常人是大有分别的,不但肌肉、筋骨比常人强健,就是情感、意志也非常人可比。一般人,别说去杀人,去杀一只鸡也会手发抖、心发慌。可英雄不是,对英雄来说,杀人实在不是一桩什么了不得的事,杀人是英雄的职业甚至是事业,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资本,杀一个人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82
    2023-11-09
  • 张鸣秦以严刑峻法治天下,尽人皆知。但是,怎么个严苛法,却不太清楚。因为秦朝的历史短,档案文书又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小吏出身的萧何,也只是将田亩账册收了起来。所以,后世人们说秦朝之事,只能含含糊糊,稍一使劲,就说到汉朝了。汉承秦制,对秦朝的严刑峻法,大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72
    2023-11-09
  • 姜钦峰乾隆十七年(1752年),皇太后60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00
    2023-11-09
  • 安立志中国历史悠久,做什么事,都有一些固定的“套路”与“规程”。突破这些“套路”或“规程”,大都被视为不合时宜。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较为熟悉的“套路”或“规程”,主要反映在观念或理论层次上,这些通常被称为“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的东西,也正是在30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30
    2023-11-09
  • 冯永锋燕子大概是与普通人心灵最亲近的鸟类,它的凡常性、习见性、同处共生性,让人类油然而生一种相知共怜之感。燕子不仅早早地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古人的文学情绪也非常重要,种种意象,都与这种轻盈美丽的鸟有关。神鸟/祖先欧洲人很在意知更鸟——伤害知更鸟的人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65
    2023-11-09
  • 蔡宗宪高自标置的匈奴与突厥所谓国书,是指由甲国国君署名致书,交由使节传达给乙国国君的文书。乙国国君收受国书后,答书致意,交由使节带回转呈甲国国君。国君为一国之首,在对外关系上即代表着国家,因此,由国君署名致书他国国君时,彼我的称谓即牵涉到两国间外交关系的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24
    2023-11-09
  • 简超韩愈写过一篇《送穷文》,后来他替人写谀墓文字,辇金如山,赚了不少外快。比韩愈更潦倒的朱买臣,“穷儒穷到底,到底不伶俐。空作送穷文,文送穷不退”。连老婆也跟他离婚了,买臣遂决定走上书求官的道路。但是买臣不治产业,鬻柴以给食,虽然时时保持着负薪呕歌的兴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98
    2023-11-09
  • 韩扑在欧阳修的著作集里,《醉翁亭记》是极为奇异的一篇。此公在当时的地位,可比唐朝的韩愈,堪称一代文宗,两宋比他晚的写文章的那些人,个个都有他的文集,所以欧阳修文章一出,则天下传阅揣摩。无论是他的历史文字,还是上疏的奏折以及赠给后辈的序文,都写得言之有物,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97
    2023-11-09
  • 史诚文1689年,中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此后,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然而,在中俄双方谈判过程中,由于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充当俄方的间谍,险些导致谈判破裂。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康熙年间,传教士获得了一个发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60
    2023-11-09
  • 何忆孙建华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01
    2023-11-09
  • 汪微微从一开始,鱼幼薇就明白,遇见温庭筠,是她命中注定的一劫。可惜,温庭筠不懂得。所以,在一个暮春的午后,他执意寻访了人人称道的诗童鱼幼薇,以名满京华的大诗人身份。温庭筠的寻访很单纯,至少在这个午后是这样的。无非是出于对一个才情非凡的小女孩的好奇,或者还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23
    2023-11-09
  • 读书三味樊哙屠狗卖肉的时候,赶上的是个动乱的年代,陈胜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燎原之势,怀揣着各种梦想的人蠢蠢欲动,都想在这个时候乘机蹬一蹬这汪浑水。遗憾的是,到头来真正摸着鱼、捞着虾的没有几个。樊哙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他追随刘邦的选择,在很大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82
    2023-11-09
  • 菩提子在《史记》中,身为“四罪”(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四罪”)之一的鲧(gun,大禹之父)被处死的说法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据《五帝本纪》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jiang)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因此,当时作为钦定接班人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74
    2023-11-09
  • 土圣叹在人的一身行头里面,鞋子总是随坏随扔,所谓弃之如敝屣也。无论是远征异域的豪杰,还是万里求法的大士,人们所记住的,总是那些令人神往的冒险传奇,而承载他们所有光荣与艰辛的鞋子,却因无人理会而被埋人时光的泥沙之中。不过,也有三只鞋子,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中被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31
    2023-11-09
  • 作为中国独有的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片种,武侠片在传承侠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武侠片精心编织了一个由侠士主持公道并伸张正义的社会神话,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渐渐积淀出了“侠士情结”。这种情结来源于传统社会,黑暗的政治、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43
    2023-11-09
  • 晚清的革命党人以侠的殉道精神牺牲自我而唤起天下良知,在革命以推翻封建帝制的形式取得初步成功之后,社会已经不再需要“游侠”。作为稳定体制的破坏力量,游侠精神并没有在民国初年走向社会文化的前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武侠”概念进入中国长达十年之后,才在1915年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33
    2023-11-09
  • 一如果说在主流政治领域,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精神资源,发挥着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先锋作用,那么,在更为广大的社会文化领域,晚清同样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侠文化风气。晚清社会的侠文化风气,仍然可以从世俗和先锋两个层面来看。在世俗层面,自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