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峰2015年10月,被网友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即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合成、发明了全球治疗疟疾的特效神药“青蒿素”,而获得21世纪国际大奖——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魁兴不管你信不信风水,现在信风水的人都越来越多。什么是风水呢?有人说,能保你或下辈人升官发财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世间有这样的地方吗?如果说有,那就是迷信,或是胡扯,谁也保不了你能升官发财。如果硬说没有风水也未必就对。我以为,环境优美之地,就是风水宝地。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裘影萍游览山西太原,山西大学旧西校门口的一座毛泽东全身雕像引起了我的兴趣。这座建造于1969年12月26日的塑像,总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诞辰日。毛泽东像高为5.7米,寓意毛泽东的五七指示。毛泽东身穿军大衣,右手挥手,左手拿军帽背于身后。这座山西高校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勇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在不同场合都曾谈到,何为“梅派”?就是“没派”。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梅兰芳嗓音条件好,亮而甜润,高而不尖亢。正所谓“珠圆玉润”,是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统一的。梅的行腔如同正楷,中规中矩;中正平和,悠扬大气。如书家欧阳询的法度森严,但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羊夏国民党早年编写的中共历史著作,多少都透出中共叛徒的影子。要么是大量引述变节者的语言,要么是变节者充当其中的重要角色,再不然就是由变节者直接操刀,秉承国民党的旨意而炮制。国民党中有一些笔杆子,当年就是从共产党那边投奔而来,以后成为名噪一时的理论家、史学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樊宁有“江南胜境”美誉的苏州市天平山,集古典园林与自然风光于一身,融人文古迹与山林野趣于一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游人如织。在天平山脚下,126亩桑园隔绝了喧嚣,围墙中坐落着几幢朴素得近乎简陋的房舍,大门口挂着江苏省浒关蚕种场的牌子。除了每年5月起,采摘桑…[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步中周扶九(1841—1921),名鹃鹏,字泽鹏,号凌云,江西吉安县塘乡人,娶有一妻三妾,生有6个公子。他原名叫周昆鸟,当他发迹后,常以李白《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自喻,遂于1865年改名扶九。据其孙周毓俊说,周扶九始初在湖南一家钱…[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子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翌年便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驻守在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奋起抗击,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毙伤日军一万余人,并且生俘一批人。在被俘日军中,有个叫空闲升的少…[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安华看到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我陪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参观长旺化工仪表配件厂的往事及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中间就是费孝通副主席,右边是我,当时我任长旺乡党委书记,48岁。那是1984年的金秋,十月底…[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心海1992年5月2日,著名诗人、旅美英语文学教育专家柳无忌在美国加州写给吴奔星的一封信中说:奔星我兄:欣接四月十一日来函,知我兄近况,所云抗战前在天津旧事,恍若隔世矣。关于《人生与文学》,南开大学图书馆缺一册,正好我在加州大学(柏克莱)看到此期,曾请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钱承军近日,偶读金坛作家陈书明所撰《缅怀革命先贤钱闻》一文(载《钟山风雨》2015年第4期),其中述及家父钱闻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主要是联系部分民主党派人士和上层知识分子,曾做过吴晗、闻一多、华罗庚等人的工作,是组织上委派的华罗庚的主要联…[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九凤在十年“文革”期间,张春桥是被毛泽东看好的一个。据说,“九大”召开之前,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就已查清查实了张春桥的历史问题,但是,毛泽东仍对他网开一面,保留了他的出席资格。他是“四人帮”的主要成员,也是“四人帮”中的狗头军师。十年“文革”期间,张春桥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乃华安乐港,位于盐城市射阳县城西五六公里,与南侧的凤凰头(现为凤东村)曾是合兴人民公社一对穷得叮当响的姊妹大队,不知猴年马月,更不知哪位骚人墨客,也许是当年百姓祈求平安幸福,赐予了这么动听的美名。可是,多少年来,尤其是在过去轰轰烈烈学大寨的火红年代里,却…[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益贤1965年春,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号召,部队院校几乎全部停课闹革命。当时我所在的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政治部机关干部便随大批学员干部、教员奔赴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我们工作队分配在该地区赤城县尤关公社,…[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益阳澄湖畔的古镇正仪,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曾有流星划破长空,光亮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随后陨落在河里,所以有“星溪”的别名。南朝梁天监年间,这里是信义郡所在地。正仪历来名人辈出,近代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李肖白,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李肖白(1895—…[浏览全文][赞一下]
肖舟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邬达克未必是上海滩名气最响的外国人,却一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外国人。一沪上但有花木扶疏之处,多半藏了铜像,表彰该位人士对上海的贡献,作曲家聂耳、剧作家田汉、病逝于上海的作家鲁迅,各有尊荣在他们的角落。外国人也不曾缺席,成就大上海,可不就…[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晓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曲友中擅演“小生”戏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现代昆曲界泰斗级大师俞振飞,另一个就是昆山曲友殷震贤。这两个人都被梅兰芳邀请配过戏,又同是当时昆曲名曲家,并称沪上曲界“双璧”。昆曲里面唱腔各有讲究,俞振飞精于唱法中的擞腔,殷震贤则擅长笑功…[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野老一辈人对冒舒湮的名字不算陌生。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后人。抗战时期,他以家事为蓝本撰写的著名爱国戏剧《董小宛》脍炙人口,轰动山城。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在这之前,他是一名很有正义感的记者,发表了大量笔锋犀利、剑指腐败的政论文章。1…[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允中我父亲周楞伽与刘群相识在1935年的春天,当时,他还没有用刘群这个名字,朋友们都唤他“萍华”。那时候,《文艺电影》的编辑石凌鹤刚被撤去了职务,由国民党上海市党务整理委员、电影演员姜克尼任主编。姜克尼原来是我们家在上海南市江阴路的房客,他无意之中在光华…[浏览全文][赞一下]
莫景春各家各户分粮啰!”生产队队长敲着一面破锣,在村头村尾喊着。当时分粮是凭工分,由于父亲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分不了工分,仅靠母亲少得可怜的几个工分分粮,还不够全家六口人半年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特别是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靠父亲微薄的工资,一顿分作两顿…[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