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991
    2023-11-09
  • 杨学军上世纪50年代初,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反”运动,加上土改运动的“斩获”,一批批“地富反坏军警宪特分子”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被投入监狱。一时间,各大中城市和县城的监狱看守所人满为患,亟需组建一批能容纳并教育改造众多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54
    2023-11-09
  • 刘小宁饮食起居清新节俭孙中山虽然身居大总统高位,却处处戒奢禁欲,从不铺张浪费。因办公室平房简陋,不少人建议他在总统府中另建一座办公楼,但几次都被孙中山拒绝了。孙中山在接受上海《大陆报》记者采访时说,“昔日有在旷野树下组织新政府者,今中华民国如无合宜房宇,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25
    2023-11-09
  • 李玉生++朱珊珊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和最杰出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经历无数坎坷,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颟顸的清帝制王朝,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毛泽东曾说:“中国反帝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99
    2023-11-09
  • 徐雁1911年10月10日,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武昌首义发动后,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被清统治长达267年的全国各省区纷纷响应,在宣告“独立”的同时,各自组建了临时执政性质的地方自治机构,形成了群起推翻封建统治的地方合力。在建立全国统一号令的中央政府的政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31
    2023-11-09
  • 徐忆农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当我们缅怀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时,自然会联想到他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字,据统计,目前可见到有受主的“天下为公”题词已达数十件之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27
    2023-11-09
  • 宫春科清官海瑞逝世,好友为其敛葬,发现只有俸银八两,葛布一匹,破旧衣服数件。为官30年,做到二品相当于现在正部级官员的海瑞,也就这些遗产,别说荫庇后人,要是没有好友的资助,能否有一个稍微体面一点的下葬,都成问题。清官海瑞的身后事,让后人叹息千年,惋惜千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65
    2023-11-09
  • 张勇陆谷孙先生仙逝,有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这位上海英语老教师的逝世能牵动全国上下这么多人的心?肯定不完全是因为他在英语研究中的精深造诣。陆谷孙先生是一名教授、翻译家,他的样子就是符合这两种身份的样子。作为一名教授,讲台是他终生战斗的地方,讲台上的他,也是最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15
    2023-11-09
  • 张秋兵1944年3月,周恩来在延安,民主人士、出版家王云五在重庆进行了关于宪政的公开演讲,提出了同一个概念——“宪政的先决条件”,强调“人民的民主自由”、“地方自治”。3月12日,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周恩来说:“我们认为欲实行宪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81
    2023-11-09
  • 陈益被誉为“中国出洋看世界第一人”、“东西方文化交流第一人”的王韬,籍贯究竟是哪里?一般认为他是吴县甪直镇人(今苏州吴中区)。甪直还专门辟有王韬纪念馆。事实上,这座清代建筑是当地士绅沈宽夫旧宅。王韬的先祖居住在昆山,从祖父起迁移至甪直镇甫里村。母亲朱氏,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22
    2023-11-09
  • 周允中我父亲周楞伽,在上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孤岛时期,写给《鲁迅风》杂志编辑金性尧的几封信件,内容涉及当年与巴人的矛盾和笔战经过,现在提供出来,供现代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一性尧吾兄:迭奉手教,敬悉一是。《鲁迅风》二期并收,久思动笔,只缘近来忙懒加甚,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68
    2023-11-09
  • 胡益贤从塞北到北大荒1968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形势最激烈时期,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国知识青年涌现上山下乡高潮。当年2月,北方还天寒地冻,我接到上级命令,跟随部分干部、教师奔赴黑龙江嫩江地区总参谋部第三部红丰农场劳动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85
    2023-11-09
  • 苏艳萍在民国历史上,段祺瑞与孙中山是有不同政见的两位政治人物。在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及1925年病逝前后,两人因“善后会议”与“国民会议”之争导致关系恶化,段祺瑞未看望病重期间的孙中山,也未出席在北京的治丧活动。然而时隔八年后的1933年1月23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27
    2023-11-09
  • 吴心海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在家中翻看相册,看到父亲吴奔星和两个年轻人在北平前门火车站的合影,父亲告诉我,这是1936年的照片,矮个子是诗人李章伯,瘦高个是诗人路易士,拍照的是路易士的弟弟路曼士。不过,当时只知道李章伯在台湾任教,对于路氏兄弟的情况一无所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31
    2023-11-09
  • 陈正言提起“工农兵大学生”,人们的印象可能会回到“文革”那个年代,不考试,推荐上大学,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考试还是有的,不过当时叫文化考查。“文化大革命”进行到1970年,全国大学停止招生已五年,随着全国形势渐趋稳定,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人才青黄不接的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01
    2023-11-09
  • 赵亚洲我出生于1953年1月7日。16岁时被戴上知识青年帽子,名不符实,一生都感觉十分别扭,我至今都不认可。现以亲身经历揭示“文革”初期,68届初中毕业生学历段的真实情况。我在校初中文化知识学习时间不足8个月,因“文革”而失学,14岁后的两年多时间,主要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07
    2023-11-09
  • 1960年我从平桥初中毕业后,被招进了淮安农业大学农学专业601班学习。淮安农大是大跃进时的1958年由淮安县委决定办起来的。那时是一阵风,许多县都办起了农业大学。据我所知,当时的涟水、盱眙等县都是办了农业大学的。据说江苏全省一下办了几十所。到1959年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20
    2023-11-09
  • 祖丁远作家龚德(枫亚)走了,是在2016年5月的最后一天。我和龚德的认识和熟悉,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龚德已经从北京《解放军报》记者、编辑岗位上,转业到了家乡南通市,他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专业作家了。80年代初期,那时我从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93
    2023-11-09
  • 沈伟东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国务院颁文公布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城市性质,并决定对苏州古城实施全面保护的方针始,保护苏州古城成了这个市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眼下苏州古城内星罗棋布的园林名胜、文物古迹得到了妥善保护,尤其是继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1997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82
    2023-11-09
  • 陈书明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央党校原政策研究室副局级离休干部,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夫人王丹一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19日凌晨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噩耗传来,常州人民深感悲痛。作为家乡的一名史志工作者,笔者特将王丹一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34
    2023-11-09
  • 张家康陈独秀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时代的人对他有过众多的论说,而与他相知有素的老友章士钊的描述,倒是惟妙惟肖,言之成理。他说陈独秀这个人乃“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踣”。其胸怀俊迈的抱负,奋不顾身的胆略,已经跃然纸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