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098
    2023-11-09
  • 丁邦元++汤永成剪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当代文豪郭沫若就曾经写有这样的赞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巧。”在古城扬州有这样一位剪纸艺人,他剪下的蝴蝶,百般姿态,翩跹自得;他剪下的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061
    2023-11-09
  • 戚正欣2015年3月23日,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从口岸北园走出的抗战老战士陈模先生,走完了他92年的光辉历程,在北京与世长辞。胡耀邦向他行了三鞠躬礼1979年3月,北京西苑饭店。团中央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团委书记会议在这里举行。会议快开始了,与会的代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047
    2023-11-09
  • 郦千明钱穆家境贫寒,幼承家教,自学成材,中学毕业即参加工作,先后在家乡无锡一带教书为生,从小学到中学,前后达二十余年。上课之余,他怀抱“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沿着前辈学人的足迹,一心钻研国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州中学3年是他中学教师生涯的最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060
    2023-11-09
  • 高三健儿志气豪,横渡长江去烧窑,削平五峰山,挑干长江水……”这是在县大会堂举办1959年元旦中小学文娱汇报演出时,扬中县中学高三学生合唱队以高亢激昂的旋律唱出的一首勤工俭学的歌曲,歌声回荡在会堂里,博得阵阵热烈的掌声。这首歌曲是余清逸老师作词、冷福坤老师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970
    2023-11-09
  • 史乃著名作曲家沈亚威是我学生时代的音乐老师,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在解放区江苏启东中学求学,沈亚威时任新四军一师服务团音乐队长,是我们校外音乐辅导老师,常不定期到我校教歌。当时我很爱唱歌,乘机接近,除了课堂学习外,还私下里向他请教歌谱乐理、指挥等。由于他的热情,…[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911
    2023-11-09
  • 李金坤2006年11月1日,在我记忆里是一个哀恸万分的日子。就在此日,北京大学德高望重的著名教授褚斌杰先生不幸逝世。光阴荏苒,而今,褚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了,但是在这期间,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像电影似的映现于我的脑海心田,先生的人品学品亦每每温润我怀,令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869
    2023-11-09
  • 刘小宁林森车祸受重伤1943年5月12日上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准备前往重庆国民政府大楼出席加拿大新任驻华公使欧德伦(有说是挪威公使)递交国书的仪式。清晨,林森洗漱完毕,用过早餐后,即开始更衣。林森穿上一件八成新的蓝士林长袍马褂,足蹬布鞋,肩上斜披了一条红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831
    2023-11-09
  • 胡亚东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驻防南京。怎样解决军区机关及其驻宁部队、学校、科研单位广大指战员和家属,以及后来扩大到军工企业员工及其家属的文化生活,怎样解决军区首脑机关召开大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755
    2023-11-09
  • 汤雄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笔者在采写《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群众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一书时,从周和康先生那里获得有关宋庆龄持续21年亲自整理孙中山文物的感人故事。事必躬亲,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711
    2023-11-09
  • 唐宝民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就是所谓的“默片”,后来,有声电影发明出来了,电影就变成了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由此真正进入了发展期。但有声电影的发明也产生了副作用——默片时代的一些明星,如嘉宝、阮玲玉、胡蝶等人,扮相虽然好,但一张嘴说话就不行了,于是就成了有声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620
    2023-11-09
  • 丁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天南京中山门外的西山地名,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而在79年前的西山,这里是残酷激烈、枪炮声震撼山林的抗日战场。中国军队为了荣誉而战,战旗飘扬,浴血西山,演出了一曲保家卫国的血泪悲歌。西山高地,守卫中山门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618
    2023-11-09
  • 晏建怀在北宋末南宋初,朝野公认最有才气者有二人,一个是汪藻,另一个就是叶梦得。汪、叶二人年龄相仿,汪小叶两岁;才华相当,汪藻以诗著称,他的七律《春日》家喻户晓,叶梦得以词名世,《全宋词》收录其词达百阕;经历相似,都担任过皇帝的大秘,翰林学士,笔杆子。不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76
    2023-11-09
  • 潘春华镇纸,又叫纸镇、文镇、书镇等,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此也称作镇尺、书尺、压尺等。顾名思义,镇纸是压纸的文具,文房中的“小五”,一是古人写字作画时用以平压纸张,二是阅览书籍时平整书卷。其实,除此之外,镇纸还有两个功能,一是镇宅避邪,不少镇纸做成狮虎螭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32
    2023-11-09
  • 李烨南方夫子言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地常熟人。小孔子45岁,和子夏、子张、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言偃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较晚,但能学而有成。孔门有四科,言偃在文学一科中占第一位。孔子曾称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09
    2023-11-09
  • 姚康康1977年12月19日,家住甘肃镇原县城关公社双合大队高坡生产队的村民张祖智制订了这样一份“改造计划”:一九七七年,在大队党支部革命委员会及生产队的直接领导及广大革命群众的监督下,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有所转变,为了彻底改造自己,将自己的阶级立场彻底移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22
    2023-11-09
  • 罗华亭+杨义春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位于淮安市漕运西路174号。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养母及两个弟弟迁居于此。周恩来6岁至10岁在这里读书。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的修建,经历过一波三折。修建立项197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时任清江博物馆副馆长的蔡德之、戚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482
    2023-11-09
  • 王舜祁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关系,是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存在分歧意见。现据奉化掌握的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电报和信件、文章等资料,试作一番探索。题词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有10余幅之多,可谓无出其右。其中有的是应蒋介石之请,有的是孙中山主动题赠。数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88
    2023-11-09
  • 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正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一年级读书。当年6月初,随着《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发表和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被《人民日报》登载,我所在的兴隆中学也同全国所有的大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584
    2023-11-09
  • 1949年,在废除保甲建村的基础上,庄莲镇(即现在的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划分成渡村、采莲、石舍3个乡,由各村选出农民代表,以乡为单位,召开农民代表大会,用“豆选”的方法选出乡(镇)行政委员会。得票多者为乡(镇)长,次则为副乡(镇)长,委员若干人。1953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4495
    2023-11-09
  • 徐廷华浦熙修,1910年出生于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是中国现代女新闻记者中的佼佼者。以其工作勤奋、文思敏捷著称新闻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重庆和南京任《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等职,为宣传中共坚持抗战和揭露国民党反动面目,写了大量的新闻和特写,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