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功问题由来有一幅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场馆展览或者介绍中常常出现的照片,就是毛泽东主席在获知南京解放后阅读标有南京解放题头的报纸,它的名字是《毛主席阅读南京解放“号外”》。在众多的书籍介绍或者展览解说词中,对于毛主席所阅读报纸的日期以及报刊名称基本都认定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戚正欣我家住在泰兴县口岸镇上,从1957年秋季开始,我就进入了距家10华里的刁铺民办初级中学读书,吃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趟,改善一下伙食,顺便拿些上学所需的钱物。到了这学年的春学期,热火朝天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迅猛兴起,我的家乡口岸镇和学校所在地刁铺镇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田瑞声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66年2月,春节刚过,我从共青团东海县委书记岗位上,奉调赴中央团校学习,之后又奉命去中共北京新市委中学文化大革命工作团工作,在北京一年多时间。中央团校校址在北京西郊紫竹院,校长由胡耀邦兼任,日常工作是由党委副书记马石江主持…[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祖荫长江口南岸潮港古镇浏河,形成于北宋。元明时称刘家港,为“海运之津、商贾之区、吴中重镇”,由于海运漕粮的创立,早年刘家港成为东部沿海贸易大港,元明时期就有“六国码头”之誉;近代浏河港市复又昌盛,交易繁华,于是又有了“小上海”之称。被誉为“江南酱园大王”…[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邦元百岁耆宿宋宝罗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名声显赫,有江南盖叫天之美称。另外,他还有一个头衔叫“公鸡宋”,这是文艺界送给宋宝罗的雅号。因为他才华横溢,不仅京剧唱的好,深得观众的赞美,而且书画、印章的造诣很深,他画的大公鸡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雄鸡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介甫苏子蘅1905年生于台湾彰化。1919年赴日本求学,1927年考入仙台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因从事革命活动,苏子蘅先后遭受日本军警的拘留和管制,面对拷打和逼问,他坚持斗争,严守机密,后因组织遭受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书明1963年华罗庚(左)在常州中学视察时与史绍熙校长交谈华罗庚教授不仅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视察常州中学,两次到常州宣传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简称“双法”),三次回金坛考察教育,为家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给予…[浏览全文][赞一下]
谷先知++谷先觉先父谷宗仁字博之,安徽含山人,青年时期在芜湖育才中学任教。1926年3月考入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1927年8月毕业。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炮兵团排长、连长、营长,1935年6月叙任陆军炮兵少校。1937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金坤在2015年12月18日镇江三国演义学会年会暨三国演义研究论坛上,当王玉国会长报告原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长、研究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陈辽先生于12月2日因病逝世的噩耗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几天前,我还在有关报刊杂志上阅读过陈先生的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衍莹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即1946年,姚雪垠经郭沫若推荐,到上海武训学校讲课。他从重庆出发,于8月初到上海,赶上学校开学典礼。校长李士钊当众宣布他为文学专科主任。开学后不久,姚的父亲在河南老家去世,他从上海赶回老家奔丧,料理后事,又于10月回上海,在武训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晓东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名誉主委陈邃衡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被人们称作“邃老”的这位可敬前辈,他的亲切笑容、爽朗笑声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回荡在我的耳边。我1982年夏天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立波魏廷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具有留法背景,担任上海中法银公司经理,是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的女婿,在上海法租界的权势和财力非同一般,是唯一能与青帮杜月笙抗衡的人物。1929年7月,就是这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却被神秘绑架。那么,是谁有如此胆…[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明钢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苏区的创始人。土地革命后期,方志敏与主持肃反运动的“左”倾领导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明确指出肃反发生扩大化错误,是党内著文批判肃反错误的第一人。鄂豫皖苏区肃反的经验引起了赣东北…[浏览全文][赞一下]
倪洪|南京巍巍钟山,南奉豪杰伟人,北埋忠烈义士。1932年8月,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于钟山北麓始建了航空烈士公墓,陆续安葬了170余名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国和援华的苏联、美国等航空烈士。如今,为了永远纪念和深切缅怀在中国抗日战场上血洒长空的4000多名中外…[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宝民千载而下,“学而优则仕”这一理念已经成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惯常思维,的确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功成名就之后,抛弃了自己的学术事业,跻身到政界中,想要谋个一官半职,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朱家骅、蒋梦麟等,都属于此类。这种选择本身无可厚非,但也有那么一部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钱钟书《围城》里有这么一段话:“谁有万金油?慎明,你随身带药的,有没有万金油?”何谓万金油?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都知道,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知道,当时“大名鼎鼎”的万金油就是平时不起眼的小小清凉油。它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等,但却…[浏览全文][赞一下]
晏建怀陈寅恪先生曾评价宋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一个历来公认为积贫积弱的赵宋王朝,为何能创造登峰造极的文化盛世呢?当然,原因很多,不过有一点,与宋朝皇帝的用人原则和用人态度是极有关联的。宋太祖善用旧人。史上素有“一朝天子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乐朋名人身后是非多。胡适亦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头顶的帽子就又多又重。其中一个叫“新尊孔复古派”。之所以冠上“新”,一来,有别于五四前的老尊孔复古派;二则因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但后向右转,坠入尊孔复古泥淖,带些嘲笑味。那么,胡适果真是尊孔复古派吗…[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春华商业暗语是古代商贾在行帮内部通用的商业隐语,又称行业秘密语、“暗码”、“贩白”、“切口”、“哨语”等。民国《同安县志》载:“暗语、贩语,即一种谜语,亦云贩白,商贾用之,外人不晓也。”古代民间商品交易中,许多行帮为了商业信息保密,保护行业竞争力,或因行…[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游走过小秦淮,就到龙头关了。龙头关,即扬州钞关。何谓钞关?据顾公燮《丹午笔记·钞关》记载:“元末钱多银少,议行纸钞。明太祖设立天下各关隘,命以钞纳税,渐次收尽,故名钞关。”钞关隶属于户部,税收多用以支付军事抚赏费用。龙头关就曾设有户部分司署。“扬州关原额…[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