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之俊在近现代名人中,钱锺书是少数没有出版过诸如“全集”“日记”“信札”等类作品的大家,也是在世作者拒绝出版“全集”的少数人之一,其背后的原因非常耐人寻味。拒绝出版《钱锺书全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管锥编》出版、《围城》再版后,已有出版社想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闻立雕父亲是1899年1月24日出生的,他生前身体还是蛮不错的。1938年那年,硬是和临时大学(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奉命迁长沙,组成临时大学)20多位同学从湖南步行走到了云南的昆明市,历时68天,行程1600多公里。临上路时,老朋友杨振声曾开玩…[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冠珍2019年10月中旬,2019年度的诺贝尔奖陆续评出。关于诺贝尔奖,中国历来有颇多话题。其实,中国离诺贝尔奖并不遥远。1901年,伦琴(发明X射线)等五人分别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奖五大奖项。仅仅30多年后,就有一位中国人获得诺奖提名——?在1935年诺贝…[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渝1940年3月30日,一场隆重的所谓“还都仪式”在南京举行,随着“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五色旗缓缓降落,一面新的“国旗”被升起。这面“国旗”的旗端多了一条三角形的黄缎子,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六个大字。南京“国民政府”首脑汪精卫以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长的身…[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周作人为何骂丰子恺“浮滑肤浅”“丰君(指丰子恺)的画,我向来不甚赞成,形似学竹久梦二者,但是浮滑肤浅,不懂‘滑稽。”1963年4月4日,在给香港作家鲍耀明的信中,周作人对丰子恺极尽挖苦之能事。其实,周作人早年曾撰文称赞丰子恺的漫画,丰子恺成名,源于文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翩翩学者宋云彬宋云彬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学家、杂文家,民主人士,新中国建政后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文史馆馆长、文联主席等职务。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撤销了职务。1958年被调到北京中华书局,参与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我第一次见到宋先生则是在1959年的春…[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健与韩侂胄的交往:是在一致对外的基础上接近还是“子孙之累”?陆游晚年与韩侂胄的交往,是一段有名的公案。韩侂胄是南宋宁宗朝的权臣,依靠外戚的身份在宫廷政变中做了高层间串联的工作。之后,他在与宰相赵汝愚的斗争中获胜,进而执掌大权,于开熙二年(1207年)对金…[浏览全文][赞一下]
眭达明别出心裁的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全新方案咸丰十年(1860年)秋天,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接着向北京推进,不久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途中,给驻扎在安徽祁门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下了一道圣旨,要他速派鲍超率部北上“勤王”,交胜保调遣。这道圣旨是军机处于八月十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丽娟张路亚丁元元1988年初,上海的甲肝大暴发震惊全国。那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上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北京“享受”了点特殊待遇:食宿都和其他地区的代表委员分开,近乎“隔离”。一些同志感到自己受到了很多限制,被视为不受欢迎者,情绪比较大,回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日旺欧阳代德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一些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仍旧影响着一些党员干部,再加上苏维埃制度还不够健全,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贪污腐败、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中央苏区一些人的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闫树军共产党人为这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做足了功课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期共10天。会议闭幕次日,即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共产党为了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费尽心思,缜密组织,高效…[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菽阳古人违反交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秦朝的《除吏律》规定,御人技术四次不过关,撤销驾驶资格,罚四年徭役并处罚金。唐朝沿用了《晋律》中“禁马众中”的法律规定,禁止车、马在城内及人口稠密的地方高速行驶,否则将被用竹板或者荆条打50次脊背,后来改为打臀部。…[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菽阳古人出行需要出示通行证。周代出城,或者来往于两个宗亲地界,需要向朝廷申请节或者授,到期注销,需要时再申请办理。这就是最初的通行证。到了唐代,通行证上面要有外出事由、目的地,沿途经过哪些关口,申请人以及随从的姓名、身份、年龄、籍贯,携带物品的名称和数量…[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菽阳关于帝王出行时的回避制度,地方官员既要约束百姓,不得惊扰圣驾,又要组织他们于道旁跪拜。这种交通管制叫出警入跸,肃清道路,行人禁行。晋朝人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载:“周礼跸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跸。”可见出警入跸始于秦,而跸,即封路警戒,则始于周朝。百姓…[浏览全文][赞一下]
池莉又一个朋友要走了,与她的德国丈夫回德国去。一晃,他们来中国,竟然有了二十多年。曾经,朋友与我,热火朝天逛夜市、吃夜宵、嘻嘻哈哈、在路边地摊上买二手书。时间越久,友谊越深,我知道朋友十分喜爱武汉家常菜。眼看凛冬将至,我决定煨汤。我想精心煨一铫子排骨藕汤,…[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我的半生里,为了买书,遭遇过许多的麻烦,但也尝到过不少意外的乐趣。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你要买一部已经绝版了的书,东回说没有,西回说已卖去,但这还在情理之中。可是有时,他们不过懒着不肯从冷门书堆里去搬出来,也板着脸回你说没有,那真岂有此理,令人非气破胸脯不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董国昌读林语堂先生《秋天的况味》一文时,我不记得是在报纸还是在杂志上,好像是母亲从别人处要来用于糊墙的报纸上吧,那时我还在上初中,喜欢看一些所谓的闲书、杂志、连环画等杂七杂八的课外读物,被大人们斥之为“不务正业”。我数学不是很好,喜欢语文,按现代的流行词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现在,我们通常用“大块文章”来形容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大作,但其实“大块文章”本来是指地理。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中的句子“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恐怕是“大块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大块”即大地,“文章”指的是错综的色彩花纹,“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明萌张宇欣清末明初形成市场化的稿酬制度“稿酬”一词的前身为“润笔”,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司马相如因作《长门赋》而得黄金百斤一事,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作文受谢,自晋宋以来有之,至唐始盛。”1898年,南洋公学筹建译书院,张元济受聘主持,组织翻译出版…[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北大荒,过年的那几天,最热闹。虽然寒冷,甚至会大雪封门,有了一个年在那儿等待着,便像有了一个什么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伸手去拿一样。每年这个时候,队上要干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场院前面的队口,用水浇筑几盏冰灯。在只有马灯的时候,会在冰灯里面放一盏马灯,光亮直到马…[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