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叫天家的新房子有一个花园,其迁入不久,即雇工用水泥铺了一方地,他自己练功在这里,教孙儿练功也在这里。花园的一端,在滴水檐下,放了幾张藤椅子,假使你清晨或黄昏到盖家做客,就会被盖老邀请:“上这儿来坐,他们练功了,请你看看。”他们,指的就是四个孙儿。认真地讲…[浏览全文][赞一下]
盖叫天对于练功的另一要求,就是要持之以恒。不管风霜雨雪,寒来暑往,练功是不能间断的。有些藝人在未成名的时候倒还能守住这个原则,一成了名,便不大热心了,练也练,但不是苦练:“我小时候苦过了,现在总算功成名就,应该享享福了,好在我有了根基,不上台便罢,若上台,…[浏览全文][赞一下]
想,是盖叫天练功之后,一定要做的事情。也不想别的,是想他的戏,或是想他刚才练的戏。只练不想,按照盖叫天的要求,不能称作练功。有人问盖叫天,练功有没有窍门,盖叫天告诉他,有的:想。按我们常见的某些京剧演员练功的情形是:早上起来打把,接下来吊嗓,再下来是排戏,…[浏览全文][赞一下]
盖叫天9岁进天津的隆庆和科班,这自然是一种学习。学了三年,因义和团事件爆发,科班解散,辗转来上海,投奔他大哥(他大哥是唱武旦的),接着由大哥做主,拜一个杨老先生为师,这也是一种学习。但是,盖叫天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学习,即:向生活学习。许多跟盖叫天交谈过的人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盾如果说起上海滩的风采,人们首先想到的极有可能是旗袍;如果说起海派旗袍的代表,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会是宋美龄。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让旗袍既成了中国象征,也成了一个长盛不衰的海派文化符号。宋美龄生于上海,她自幼留学美国,生活方式自由而时尚,但是她在公开场合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一鸣钱玄同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始记于1905年12月9日,终于1939年1月14日,距钱玄同逝世仅三天,日记前后长达三十四年。除1911年全年缺失以外,其余每年都有断续不等的记载。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去世后,日记和藏书一起由其长子钱秉雄收存,“…[浏览全文][赞一下]
廖久明1935年12月1日出版的大型文学月刊《文学》第5卷第6号在发表周文描写川康军旅生活的小说《山坡上》时,时任主编傅东华不但删去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改动了不少文字,还在“文学论坛”栏发表《一个小小的实验》,对周文近段时间以来的创作提出批评,为此引起周…[浏览全文][赞一下]
[编者按:李昕,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编辑室主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现已退休。从事编辑工作三十多年,是业内知名的出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文记录了他在三个不同时期(人民文学出版…[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世同堂》完整版首度面世(老舍著、赵武平译补),首次完整收入小说第三部《饥荒》散逸的后16章(段),比现行所有版本多出10万多字。由于文革时期原稿第三部丧失,《四世同堂》一直没有完整版本出现,这次根据最初未经发表的英文译稿重新译回的第三部后16章,《四世…[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南宋“中兴四将”之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晚自号清凉居士,杨钟羲《雪桥诗话》卷八说:“清凉,延安山名,盖伤故乡之沦于异域也。”延安本是贫瘠地方,世忠家更是一贫如洗,荒凉的黄土高坡,造就了他鸷勇的性格,少年时便敢骑生马驹,稍长便嗜酒豪纵,不可绳检,与人一言…[浏览全文][赞一下]
认识冰心老人是在1983年,我第一次走进她的家门,请她谈巴金印象。之后,我常去看她。1984年,我在《北京晚报》开设“作家近况”栏目,去看望她,并拍摄照片。回来洗印了几张照片给她寄去,并抱歉地说拍得不好,还约请她为“五色土”副刊开设个人专栏。冰心复信一封,…[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辉“超(指叶公超)近年益习于贪鄙好利……对宓既失信又嫁祸且图利焉。宓平日对超极厚,至于请宴,更不知若干次。超每于群众中把臂附耳,外示与宓亲厚,而实则宓完全在其掌握,对宓既亵侮又不利。如课程则强宓从彼,不许授《文学与人生》……宓如李纨,超如王熙凤;宓如陈宫…[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圆周建平从清廷到民间1898年6月16日,天还未亮,总理衙门章京张元济来到京城西郊颐和园朝房等候光绪皇帝召见。这天朝房里有五个人——康有为、荣禄、张元济和两位即将赴外省的知府。康有为抓住这个机会,和荣禄大谈变法。荣禄是慈禧太后宠臣,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浏览全文][赞一下]
汤莹余英时认为,在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史学流派:一为长于“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订与辨伪”的史料派;一为“以系统的观点通释中国史的全程为史学的主要任务”的唯物史观派。道不同,不相为谋,两派“由于各趋极端,竟不幸而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中国史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钱锺书先生贯通古今中外的才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他读书求学时,才智过人;二是他写文章或说话时,妙语惊人;三是成为一代宗师之后,嘉勉后人。首先,他考清华大学,国文和英文得最高分,数学却不及格。这给我的启发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游有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是人之常情,大吃大喝也无可厚非。其实,从吃喝可以看出为官是否清廉,为人是否正直。本文撷取中国历史上几个廉吏在吃喝方面节俭的事迹,以彰显他们的廉洁风采。一、晏婴“廉政”一词最早亮出于晏婴舌尖之上。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随后各省闻风响应,武装反清成燎原之势。10月11日中午,孙中山在美国丹佛市用餐时从报纸上获悉“武昌为革命军占领”,一时喜出望外。武昌起义取得了连锁反应,到11月底,短短两个月不到,全国就有14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分崩离…[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新民这些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于抗美援朝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在这其中,又有一些文章以“还原历史真相”的特色而引人注目。不过,坦率地说,这类文章得出的结论又往往使人越看越糊涂。其实,要正确认识朝鲜战争,认识抗美援朝的必然性,只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璇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等人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浏览全文][赞一下]
钱江1976年10月7日晚上,以迟浩田、孙轶青、郗汉生3人组成的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从鲁瑛手中接管编辑事务,使“文革”中长期受控于张春桥、姚文元的《人民日报》完全转入以华国锋、叶剑英为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之下。为迅速消除“四人帮”在各地“造反势力”,消…[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