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彭绍辉(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教导团团长,第三五八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抗大第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甲取剑与琴的结合,多见于武侠小说形容侠之大者,尽管只是小说家言,东晋名士桓伊却将两者完美结合到了一起,成名古代名士的风范标杆,堪称“剑胆琴心、侠骨柔情”。桓伊,字叔夏,小名叫野王。谯国锤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东晋江南首席音乐家,尤其擅长吹笛子,笛曲《梅…[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瑞安陈伯钧与毛泽东的革命情谊●张瑞安陈伯钧(1910-1974),原名陈国懋,四川达县人,1926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陈伯钧矢志不移紧跟毛泽东的革命步伐,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浏览全文][赞一下]
征稿启事《文史春秋》杂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人,着重选编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的史料,致力于对这些史料作深层发掘、综合整理、秘闻披露,并且对重大历史事件内幕以及传统文明从新角度去认识。非常需要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殿儒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多少春秋事,几度夕阳红”,而在千年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我们心中总是清晰地矗立着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伟岸人物——范仲淹。提到范仲淹,世界华人大都知道他的那句至理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文胜梁倩百岁老兵伍永植的抗战传奇●王文胜梁倩提起百岁抗战老兵伍永植,在广西全州县文桥镇家喻户晓。因为搜集整理全州抗战史料的关系,今年5月初,我们有幸拜访了这位传奇老人。伍永植1915年1月出生于全州县文桥镇栗水村,今年已经101岁了,对于我们的到来,老…[浏览全文][赞一下]
●庞弟榕口述冯秀琨整理老兵庞弟榕:我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庞弟榕口述冯秀琨整理庞弟榕(1919年-),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水佳村高坡队人,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现年96岁的庞弟榕虽然听力、记忆力、视力已经严重衰退,但仍能清晰地讲述他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特别是参加台儿庄战…[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燕霞那是些极普通的泥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沧桑而陈旧,然而,当你走近它们的时候,你会惊诧地发现,那些泥房子的斑驳里竟深蕴着难以言说的辉煌与厚重。“书香门弟”、“四世同堂三代官”,从这里走出的父子孙三代居然连中举人、进士,官职从内阁中书到知县、知州、知…[浏览全文][赞一下]
●本刊记者黄坚文/图老兵乐响远:我追随大哥投身抗日战场●本刊记者黄坚文/图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消息传来,乐响远,一位生活在广西东部一偏僻小村…[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华平寿春倡议闻天下,今日淮南大有人。辽海烽烟多故鬼,皖江风雨泣遗民。辍耕陈胜思张楚,函首于期竟入秦。莫问虹桥旧时月,衣冠梅岭也成尘。这首七律诗,是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1910年为纪念熊成基所作。熊成基(1887—1910),字味根,江苏扬州人,1887年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晓蔚礼花,又叫焰火、烟火,它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久远。隋唐时就有“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描述和“火树银花”的写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焰火技术发展很快,不但品种繁多,而且造型新颖。每逢重大节日,大多都有施放礼花的惯例。解放初期,在首都北京担负礼花施放任…[浏览全文][赞一下]
伍弱文云南哀牢山的戛洒江右岸李润之的“陇西世族”庄园中,民间盛传,曾有一笔巨额宝藏在69间房屋中神秘消失,而人们在李润之的庄园正厅四合院的4个角落的青石板上发现4个石刻图案,即1个倒五星与3个线条图案。时人怀疑刻图为暗含的藏宝图。早些年,曾有一名外地逃犯携…[浏览全文][赞一下]
岑沫王阳明(1472—1529),浙江余姚人,汉族。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谥“文成”,封“先儒”,奉…[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敦德我是桂林人,出生在抗战后期日军对桂林的一次大轰炸中。我家所在的榕湖南边的白果巷,是桂林市中心,那次被炸毁了半条街,邻居七口人死了四个,我们家幸存。这段亲身经历,注定了我此生与二战及我国抗日战争有缘。在我长大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着重研究和表现抗…[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