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藏原版成语“火冒三丈”既可以表示火势极大,也可以形容人极度生气、怒火中烧。自从它变成“火冒三藏”之后,就更加形象生动了,比喻做的事连像唐三藏这么好脾气的人都被气得冒火。令人窒息的操作该词原本的意思是吐槽或者赞扬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游戏操作方式,最开始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1母亲已有69个昼夜不曾跟我讲一句话。我还记得她从前抛下的荆棘一般的话语:“你记着,你是怎样对我的,总有一天我会以同样的冷漠还给你!”我也还记得小时候犯了错,在门缝后眼巴巴地望上她半天,她总会过来摸摸我的头,像揉一只毛茸茸的小狗。“知道错了吗?”我温顺地点…[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天衣从9岁开始,在村子里我就是孩子王,在学校也不遑多让,是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悍将。不过我从来只打男生,男生耐打耐踹的,完全不怕弄痛了他們;女生就不同了,娇滴滴的像瓷器、像玻璃,不小心碰着了,就可能碎了、哭了、完蛋了,面对哭哭啼啼的女孩,我向来束手无策。所…[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瑜我高中的时候早恋,就是崔健做的媒。当时,隔壁班一个男生对我暗送秋波好几年了,我根本没看上。作为一个有N年团龄的老团员,怎么能做早恋这样的事情呢?直到有一天,我路過他们的教室时,看见他在演唱《解决》,而他的一个哥们儿在朗诵《岳阳楼记》伴奏。我当时就全线崩…[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熹文朋友10年前在德国时,20岁出头的她经中介牵线搭桥,在一个家庭做保姆,却受到不公待遇。在德语不好的情况下,她赌气一个人从打工人家跑出来,冲上一列不明去处的火车。她守着两个大包,一张巴掌大的黄面孔在陌生的人群中,竟然毫不怯生,一路上左边问问、右边聊聊,…[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亦多我是一个有着“失败者”情结的人。小时候因为肥胖,体育课上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搬到大城市,因为口音以及内向的性格,成为全班男生的出气筒;到了高中,进入全省理科实验班,才知道有些学霸的智商是自己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初到美国,被身边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第三世界…[浏览全文][赞一下]
史蒂文·霍夫曼很多人谈起中国人善于模仿(或者叫山寨)时不无轻视。但我认为,当你有能力模仿某样东西,并且知道这样做肯定能赚钱时,为什么还要发明新东西并承担风险呢?在硅谷,如果有人能简单地从抄袭创意中赚到大钱,那么其他人肯定也会这样做。中国之所以一度热衷于模仿…[浏览全文][赞一下]
艾川那天早上,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上学前走来说再见时,我还坐在茶几前生闷气。就在5分钟前,我抓起一本英语课本朝墙上狠狠掼去,嘴里吼着:“不想读就不要读了!”儿子一脸错愕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本来是特意早起陪儿子吃早饭的,后来吃完早饭,妻子一看离上学时间还有十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贝小戎前几天,有人问我送给14岁女孩什么书合适。我马上想到的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但或许人家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了。14岁读很火的描写女性友谊的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不知是不是又有点早。好像没有谁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在什么年龄就读什么阶段适合看的书…[浏览全文][赞一下]
韩是子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学外语算不上是愉快的经历。多数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十几年,仍然不能熟练、流畅地使用英语。相比之下,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学习语言似乎容易得多,掌握多种语言者非常多见。西方人学外语真的这么容易吗?为什么中国人学得如此费劲?有没有更适…[浏览全文][赞一下]
韩松最近听到一位民办教育专家讲:“经济是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是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是解决未来的问题。”作为科幻作家,我听了很受触动,因为在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一点上,科幻跟教育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说到教育,亚洲,尤其是东亚的教育,因为过于注重应试能力和强调死记硬…[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轶政在球迷的记忆中,有一道悬挂在天边的彩虹,绽放着光鲜动人的色彩,但这些颜色都属于同一个人——罗纳尔迪尼奥。蓝色的童年记忆罗纳尔迪尼奥的童年,是一片蓝色的记忆。和很多巴西孩子一样,罗纳尔迪尼奥的童年与足球有着不解之缘。家中珍藏着父亲征战赛场的战袍,电视机…[浏览全文][赞一下]
海生英国有一位女性科学家,尽管之前牛津大学的一个学院和加拿大的一座岛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和月球的一个陨石坑也被冠以她的名字,但知道她的人并不多。她的名字叫玛丽·费尔法克斯·萨莫维尔。痴迷科学的富家女1780年,玛丽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镇…[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馨立安娜·索菲娅是个相当聪明的姑娘,她4岁时就想遨游太空,现在她已17岁,正大步跨向儿时的梦想。2017年,美国有300多名中学生破天荒地参加了一个把基因项目送进太空的竞赛,只有安娜·索菲亚的项目被选中。这个科学项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宇航员是如何保持他们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孟祥海批阅作文,历来是让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件事。那么,民国时期的语文老师是如何批作文的呢?一名学生在清华读书时,老师批作文“最擅长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一篇千余字的作文,经老师勾抹后所剩无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被老师批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油炸绿番茄这一年我接触了十几个不幸福的女读者,她们来找我倾诉,开场白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小到大,我就是那种典型的乖乖女。”如果乖的层面只停留在得体、有教养、尊重他人,那么乖孩子的确是完美的范本、教育的目标。不过可惜的是,更多的父母对乖孩子的标准要求是安静、…[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墉这里有两件有关早恋的事儿。三年前,我应某电视台的邀请,上了一个著名的谈话节目。为了慎重,制作组特别到旅馆跟我讨论节目内容。因为节目的主题是中学生早恋,所以我先发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只见制作人频频点头,十分赞同的样子。但是在临走时,他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彭君睿,土家族,“90后”专栏作家。小时候,家里所有的钱会习惯性地花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吃饭、穿衣、孩子的学费以及种地需要的各种材料。那时候,我还小,总是不由自主地会被一些包装好看、外形可爱的物件吸引住,洋娃娃啊、玩具套装啊、游戏机啊,这些都是对家庭生活…[浏览全文][赞一下]
崔俊源直到今天,我都觉得没有歌声相伴的洗澡不能称之为洗澡。这种特别的习惯,是在大学的澡堂里养成的。我所在的大学地处南方,为了照顾各地同学的害羞情绪,男女生浴室都是一人一个小隔间。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女生浴室什么样,因为我有女朋友。为什么知道男生浴室?废话,我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和菜头我从来都不是个学霸,学习对我而言太过吃力。1980年9月,我上小学一年级,距离满五周岁还有两个月。周围的同学都比我年长,最小的也要大我一岁,有些人甚至要大我三四岁。当时,我每天努力不让自己尿在身上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何谈学习和竞争!入学测试倒是很顺利,…[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