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佳作赏析
文章内容页

读《文化苦旅》之感

  • 作者: 诸葛乔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6-05-06
  • 热度118803
  • 早就听说余秋雨的散文素以知识底蕴丰厚、个人见解独到而著称,好奇的我便趁着寒假空余的时间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既有散文的优美情致,又有史学、地理学的真实可感,而最能触动我心弦的,便是他那对文化的深沉的慨叹与忧思。

    文化总是以自然为依托的,这毫无疑异。《文化苦旅》中的那些历史遗迹和人文风情,总能够体现当地的山川风物的特色。例如《白发苏州》中那柔顺如水的世态人情与潇洒放荡的名人事迹,我们总能从中找到苏州的令人心驰神往的俏皮活泼,而这俏皮活泼却总少不了纤巧的园林,灿烂的桃花作为点缀。读到此处我亦不免会想放下手中书籍,任由思想在历史的天空中纵横驰骋,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唯美朴素的画面。

    但我们历文化之旅,不单单是地点空间上的移动,更是身处时间节点却能感受到历史的洪荒之流扑面而过。

    文化是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积累沉淀而形成的,而中国的文化更是如此。正如那从公元360多年便由乐樽和尚开始兴建,历经北魏到宋元不断修缮的文化缩影——莫高窟。日本著名俳句诗人吉川有人说:“日本人能从和纸的由白变黄的过程中感受到时光荏苒。”而我们中国人却能从莫高窟的雕塑的色泽、笔触的变化中感受到朝代的更迭、文化的层累与时间的真谛。那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的是北魏的遗存;那色流开始畅快柔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的人儿是隋唐的佳作;而那色流变得素雅朦胧,舞姿开始变得拘谨低沉的则是宋代理学的体现......一千多年的文化累积,铸就了本应万年不朽的文化奇迹。但事实上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不朽的。有的只是在他们破碎之前,我们为之倾心的珍惜。

    每个时代都有愚昧麻木之人,而这些人所造成的后果有的已被历史遗忘,但有的却如一道道血淋淋的伤疤永远被历史记住,永远提醒着我们中国文化的痛苦。今天我们这些后人看待这些事情,心中仍不免泛起阵阵苦涩。正如那为了一点钱财便将中国最灿烂的文化拱手送人的王道士;亦如那一无所知但却自以为是、扰乱中国一个时代的“小将”,而正因为他们,那些本应万年不朽的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便付之一炬,空留后人无穷的叹息扼腕。历史造就英雄,亦是历史造就愚昧,文化由这些英雄者创造,却被这些愚昧者们无视、践踏、乃至毁灭。文化的传承因为他们而变得岌岌可危。文化之苦由此而来。

    但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们、非要让这些人担负起文化的重债呢?我们现在的指责有什么用呢?历史的长河仍在继续,我们真正能够做的便是让那些闪耀在当世的文化繁星继续明亮的闪耀下去,让那些践踏文化的愚昧之人少一些罢了!



      本文标题:读《文化苦旅》之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4164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