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元三危山下,宕泉河谷,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已伫立千年。2008年夏日当我见到它时,不由想起了屠格涅夫的一句话:“谁知道,谁能说,那遥远的枯枝败叶下,那最荒僻的地方,不藏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呢?”敦煌就是人世间最美的花儿一朵。敦煌位于甘肃省…[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廷华如今的邮局,可以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写信,用上了微信;包裹,被快递代替;汇款,在手机上银行跨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立马到账。若不是大厅里还办理邮政储蓄、水电气的交费业务,一天也看不到几个人。可有一种情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记得,大街上星罗棋布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益如今听说曹靖陶这个名字的人已寥寥无几。这位民国年间的戏曲家,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近读曹靖陶致赵景深先生的信札,使我对其有了一定了解。景深先生:运动中与友好俱断声闻,顷承沪友见告,迭见高文披露,知先生如雪后青松,屹然挺立,可喜也……小儿曹度仍居歙县,…[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庆阳1947年9月,南京《中央日报》《泱泱》副刊编辑卢冀野,在3日、5日、7日、8日报纸上,分四期编发了诗人庄正吾的五言乐府《春梦词》。该诗长2800字,加上序言和后记,近4500字,见报后被誉为“千古仅见之长篇巨制”(《答吴士仁书》)。庄正吾生平庄正吾…[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佳惠在泰兴市鼓楼南路鞠家巷东首的朱东润先生纪念馆内,保存着一段录像,时长约一小时,收录了朱东润先生吟诵古典文学的珍贵镜头。那是1981年冬,朱先生已是85岁高龄,应复旦大学中文系邀请,为学生做吟诵示范。主持人是当时复旦中文系教师柳曾符,他简要介绍了录制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来林国民政府卡脖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经历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国民党军失利,损失惨重。严峻形势迫使国民党调整对内政策,走上国共合作、共渡劫难之路。不久,全国各地爱国青年一批批涌入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根据地,八路军及地方党政军人员扩展迅速。…[浏览全文][赞一下]
程光熙1978年1O月18日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走进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圆了大学梦。1978年高校招生中继续试招走读生,因我是南京人,且家距离学校仅十几分钟,无疑具备走读条件,也就是“走读生”了。是啊,回想自己的成长道路,不正是“走着读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瑞庆从我1956年就读千灯(顾炎武的故乡)中心校一年级开始,到1968年9月初离开昆山中学下乡插队结束,总共度过了13年的中小学时光(因是67届高中生,“文革”中耽搁了一年)。那时,国家以粮为纲,支援农业成为各单位的自觉行动。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安排半月之长…[浏览全文][赞一下]
陆钟其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第一份太空政策指令,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而上一次人类踏足月球是在1969年,至今正好半个世纪。然而鲜为人知的则是当年美国成功登上月球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是我的一位叔公——陆孝同,他因此而荣获阿波罗登月成功奖。据《…[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宏慧1999年8月3日,我走进吴江中心巷16号,采访居住在那里的一对离休干部,妻子杨晶明是苏州市唯一一位享受红军待遇的女干部,是年83岁;丈夫刘作先也是离休干部,是年84岁。杨晶明一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居住在吴江松陵,与我的公婆、丈夫是同事朋友和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介甫蓝公武,祖籍广东大埔,客籍人。1887年1月出生在苏州,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成为研究系的重要成员,时人将他和张君劢、黄远庸并称为梁启超门下的“三少年”。近代中国的曲折历史和他个人的坎坷经历,使他深深懂得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从而在中国命运决…[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婉口述倪洪整理我父亲苏光华,江苏省江阴市人,1914年8月出生,原名瑞宝,因见外侮日蹙,国是益非,立志以光复华夏为己任,乃改名光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瞒着家人,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军官学校第四期,毕业后任中国空军十四队飞行员。1937年8月14…[浏览全文][赞一下]
孔繁敖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我在江苏省物资部门从事计划管理工作,掌管着全省统配物资的批拨大权。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岗位,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把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安排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物资极度短缺,…[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云成为一名女大学生是我从小的梦想。小时候我家住在南京察哈尔路路口一个小院内,院内有一邻居,孩子们不知为什么都叫她三姨娘。据说三姨娘家以前很有钱,我们住的那个院子、那栋楼,都是她家的,后来由房管所接管,给她留了两间大的。三姨娘终身未婚,只有一个侄女儿在外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冬阳在南京中山码头附近,有一片充满民国气息的红砖房。这是曾有“全国模范电厂”“首都的眼睛”美称的民国首都电厂的旧址。如今,这里被改建成了开放式公园,陈列着诸多当时的发电设备,也记录着这座电厂的沿革历史。公园内还保留了电厂的一段码头区域,一条长达数十米的煤…[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伟东坐落苏州古城东南的网师园,面积不过9亩,但它小巧玲珑,典雅古朴,景致独特,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的典范。早在1982年,网师园就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997年首批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苏州4个古典园林之一。网师园原为南宋淳熙初…[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跃农“宁波帮”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对中国近现代转型起到特殊的促进作用。中共领导人关心、鼓励、支持“宁波帮”投身祖国建设,是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鲜明印记。“宁波帮”的发展——从上海到香港浙江宁波及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6县(…[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宝民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在短短八年的办学过程中,创造出那么多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那么,西南联大为什么会成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西南联大具有一种包容精神,创造出一种百家争鸣、学术民主的气氛。在课程设置方面,西南联大能容纳…[浏览全文][赞一下]
政协文史馆是展示人民政协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具有历史展示、文物收藏、委员联谊等功能。目前,文史馆建设已纳入省十二届政协重点工作。为切实推动省政协文史馆建设进程,提高文史馆展存质量,现向社会各界征集反映江苏省政协发展历程的展藏品,具体事项如下。一、征集对象1…[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山风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期刊,融统战性、史料性、“三亲性”(亲历、亲见、亲闻)、时代性、可读性于一体,着重反映近现代以来我国和江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赢得了政协委员…[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