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多年以来以民间文学为主要工作,发动会员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搜集民间传说、故事、民歌、谚语、俗语、儿歌、唱词等。将中华民族千百年传统文化遗产,慎重整理,运用新闻媒体、书籍出版发行等方式,开展爱国爱乡教育。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奎龙2008年,我应邀到北京去见国际奥委会前主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先生,至今历历在目,心情激动。我是一名普通南京市民,平时爱好摄影和体育运动。曾经有人问过我:“你是怎么和萨马兰奇先生交上朋友的?”我说:“这完全归功于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开放。”自中共…[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一个智慧的年代,一个光明的季节和一个希望的春天——之前我从来不敢妄想的大学之梦的曙光冉冉升起。1977年,已经是我正式进入县城郊区一家工厂的第二个年头,工资也从学徒工每个月15块增加到每个月20块。但是本着居安思危兼带测试自己人生价值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嵩山悠悠岁月,最使我难忘的是1949年。这年我刚18周岁,我所经历的一些往事,体现了“时来运转”、抢得先机的重大变化;展现了旺盛的青春活力,为革命生涯开了个好头,也为后来的发展打了基础,增添了底气和力量。现在回忆起来,心里甜甜的、美美的,值得为那个年代欢…[浏览全文][赞一下]
樊宁“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苏州园林的评价。在太湖之濱的苏州香山一带,生活着大批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工匠,统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明清以后,香山帮匠人的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学军他的事业从北京做起,却在一个小县城里收官;他不是“右派”,却长期背负着政治上的歧视和重压;他是个聋人,却专管用声音传播信息;他曾经是高工资,也曾一度穷困潦倒……他的一生仿佛都在抗争和挣扎,但他心底却一片光明!他叫单青林,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者…[浏览全文][赞一下]
汤雄与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安得利恒花平面绣在宋庆龄北京寓所的卧室床头墙上,挂着一幅花的平面绣。那是一朵夏威夷的安得利恒花(俗称鸡心花)。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讲解员总会指着这幅高雅别致的苏州刺绣告诉大家:“这是宋主席生前和她的工作人员一起合作绣制的。”这里有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波长江从远古走来,向东海奔去,世世代代滋润中华大地,哺育中华儿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长江,给了中华民族舟楫之利,却又是一道天堑,自古以来把中华河山屏障为南北之地。相传当年燕王朱棣攻打南京,当其兵临长江北岸,望着滚滚江流只得止步求天。也许是天助朱棣,时值…[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楚英1940年7月19日,日军侵占越南后,便开始积极筹备入侵缅甸。此时,蒋介石也判断出日军的下一个入侵目标必然是西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便设立由林蔚任团长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常驻昆明,筹划中英军事合作共同保卫滇缅运输大动脉。1941年8月13日这天,林…[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旗来到南京“总统府”,除了周一闭馆休整,其他时间总可以看到在那中西合璧式的门楼外,始终是熙攘的人群,在高大院墙内的人流也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到了节假日,里里外外更是人头攒动。为什么这里吸引着这么多的参观者?一探究竟,不仅因为它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处著名景…[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家实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70周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建立创造了条件。70年前的4月1日,英雄的解放军20军,在江都县宜陵镇召开了一次有历史意义的渡江前的庆功大会,也是一次渡江誓师大会。我有幸参加这次大会,并聆听了粟裕副司令…[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九凤邓颖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比较突出的有:妇女解放运动,党的作风建设,统战工作,对台工作,机要工作等等。然而她还十分关心文史工作,至今鲜为人知。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期间召开两次文史工作会议邓颖超是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83年6…[浏览全文][赞一下]
戚正欣口岸,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的一个滨江小镇,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与张士诚争夺天下的朱元璋派其部下徐达进攻泰州张士诚部,兵至这里的江边,水道不通,徐达调兵自大江口挑河15里,开济川河,通贯口岸,直达泰州南门湾,从此,口岸成为泰州及里下河地区出江入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鞠九江今年72岁的李玉坤,当代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江苏如皋丝毯艺术博物馆馆长,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十一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创作的艺术挂毯《天山》《楚韵》分别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湖北厅,《幸福鸟》被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收藏,《丝绸…[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道权连日来,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频频报道了老兵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通过许多方式,纷纷表示对这位“时代楷模”的崇高敬意。毋庸置疑,这位老兵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兵,而是一位立过“特等功”、获过“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称号的人,是很有理由…[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卫卫1927年3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的一代教育界巨子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城北创办了“晓庄师范”。由于这里距离燕子矶不远,陶行知久慕那里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地点,便选了一个黄昏,相约金陵大学校友邵仲香乘坐人力车同往游…[浏览全文][赞一下]
颜东岳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指挥所属部队发起了金厦战役。很有意思的是,敌方主将竟是他断绝音信长达二十几年的嫡亲表弟谢汉儒。这天下午,台湾省参议会参议员谢汉儒奉台湾当局之命,率“金厦慰劳团”,携带银元30万块,前往…[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晓巧有清一代,担任两江总督时间最长的官员是谁?史料显示,尹继善一生四任两江总督,任职时间20余年,为时最长。如果将其先后担任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的时间加在内的话,《清史稿》称尹继善“在江南前后三十年,最久”,而且说他是两江地区百姓最感戴的总督,“民德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岳清南京老城西的清凉山,相传诸葛亮当年登临山顶,望长江之浩渺,感山势之雄峻,由衷慨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从六朝绵延明清,清凉山周边有颜真卿、郑侠、耿定向、董其昌、茅元仪、熊赐履、龚贤、薛时雨、袁枚、吴敬梓、陶澍、魏源、方苞、缪荃孙、顾…[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之望张嵋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地区自古社会经济发达,在这里世居的名门望族崇尚诗书传家。在苏杭名门望族中,有两个因科举而闻名海内外的大家族,特别受到世人敬仰。苏州潘世恩家族,先后共有潘奕隽、潘曾莹、潘祖荫等九人考中进士(状元一人,探花二人),…[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