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三笑赤壁之战,曹操惨败,直如丧家之犬,可谓狼狈之极。有意思的是,处于困境中的曹操在他的逃亡之旅上,接连“三笑”。其一是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地方,曹操看见此处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惊魂未定的曹操笑什么?他的回答是,“吾不笑别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早阿里欲收购《明报》的传闻大概是2015年底传媒圈最热话题,网友调侃马云是因为爱看金庸小说才萌生此意。在内地读者印象中,提起《明报》首先想到金庸,《明报》为金庸一手创办,他的《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名作都是在《明报》连载发表,…[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陈静在收藏界,人人知道这样一个“神话”: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单枚面值只有8分钱,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20万倍,整版(80枚)接近150万元。这枚邮票的创作者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36年后的丙申年,又是一个猴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当代出版史上,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问世43年以来,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而且仍然有长盛不衰的趋势。本文简要地勾勒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最早的《我的前半生》溥仪撰写《我的前半生》的起始时间,据他自己说,从1957年下半…[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我应《我与胡风》一书约稿,写过一篇回忆我与胡风和阿垅交往的文章,提到1955年6月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而被逮捕审查的具体遭遇,有这样一段场景:一次夏夜提审,开始一位审讯员面目和善,颇亲切地向我申言:“你现在还是共产党员,你应该帮助…[浏览全文][赞一下]
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蒋介石侍从室侍从官项德颐,1921年生,原籍浙江浦江县,1943年进入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任侍卫长室中校参谋。1946年因考入中央警官学校,离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简单说就是蒋介石侍从室,这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1973年秋天,当时北大的党委书记王连友同志找我们谈话,他说:“清华的同志编了一份《林彪与孔孟之道》,毛主席看了,认为不好,他说找一些北大懂点孔孟之道的人参加,和清华一起来编写吧。”王连友同志说:“你们就和清华的同志一起编写吧!”…[浏览全文][赞一下]
曾彦修李晋西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很聪明、很有才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不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陈伯达是以文章上了天,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但他怎么又从九霄云上掉到地下碰得粉碎的?陈伯达不是个政客,他并不想当政客,当政客就要…[浏览全文][赞一下]
姜宝元阎长贵李宇锋姜宝元:1973年6月至1975年12月为江青警卫员采访者:李宇锋参加者:阎长贵、杨银禄李:我听说江青的警卫员有一个工作就是陪她散步,她对散步有什么要求?姜:江青一般是上午九、十点钟起床,起来以后喝点儿麦片,吃点儿小点心,然后看一会儿文件…[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仲芳一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天塌下来,有他顶着。”罗瑞卿在公安系统工作了整整10年,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多个要职,但是在“文革”前夜,他不幸蒙难,度过了10年的艰难岁月。“文革”结束之后,又是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男女诗人牛汉1978年受命为《新文学史料》组稿,曾多次独自采访萧军。牛汉晚年回忆:“我曾经问过萧红和鲁迅的关系。我问:萧红和鲁迅很近,接触很多,但到日本以后为什么没给鲁迅写过一封信?萧军说:是鲁迅和萧红商定萧红去日本后不写信的。鲁迅病重死了,她就立即赶回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嵚中国历代的科学巨匠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人气的群体。但有这么几位人物,却比较例外。他们都是身负绝世大才的人物,玩票一般随手研究,竟先后开发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成果。可如此风光业绩的他们,哪怕历史形象稍微好点的,也总惹得后世一阵叹息。最糟糕的更是节操…[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晓巧古人言:相由心生。并且,古人还常常把人的相貌同命运挂钩,民间所谓的“算命先生”也总拿人的相貌来说事,用来“推算”人的富贵吉凶以及命运走向。其实,古代官场也很在意为官者的相貌。中国古代对皇帝的面相都极其称扬,所谓的“帝王相”隆准龙颜,指的是鼻子丰隆,准…[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果达大连会议正确解读了东方会议,就能深入探讨以往研究《田中奏折》几乎从未涉及的大连会议。(一)大连会议的可疑大连会议的内容基本空白。从历史遗留的种种痕迹看,充满可疑。其一,不合逻辑。历时11天的东京东方会议于7月7日结束,田中以训示方式发布了《对华政策纲…[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乔恩格斯曾提到八旗兵抗击侵略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曾提到中国旗人的抗战。他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驻防旗兵……决不缺乏勇气和锐气……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八旗将士抗击…[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天1963年12月初,一艘护卫舰载着周恩来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治中、中央对台办主任罗青长,经过一夜的航行,到了广东省边境一个小岛上。在这里,周恩来与两位“能沟通国共两党关系的人”进行了秘密会晤。多年后,罗青长亲口证实了这次重大秘密行动的存在。但能让周恩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虹人们都喜欢用“金色”来形容自己的童年,欣久却坚决反对。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说:“我可没有这样的感受。”是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少不更事”,当他长大以后,成熟以后,尤其是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某一历史的“见证人”时,他竟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出一种庄严而肃穆…[浏览全文][赞一下]
倪方六由于古代快递多为政令、军务一类,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秦代规定,如果拆看或伪造文书,未能察觉,罚二甲,即《法律答问》中所谓“发伪书,弗知,赀二甲。”《唐律疏议》规定,“诸文书应遣驿而不遣驿,凡不应遣驿而遣驿者,杖一百。”…[浏览全文][赞一下]
倪方六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邮”基础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里建一“置”,即所谓“改邮为置”。置,即“驿置”,又叫“传置”。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邮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浏览全文][赞一下]
倪方六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