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6653
    2023-11-09
  • 冯磊百无一用是书生。“百无一用”之外,书生们往往多疑、敏感,凡事斤斤计较,而且睚眦必报。或许正因如此,书生之间的缠斗令人刻骨铭心。鲁迅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在他死去多年以后,梁实秋写过一篇《鲁迅与我》。梁写道:“有一次萧伯纳来到上海,上海的所谓作家们便拥出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48
    2023-11-09
  • 东方小四当年,梁思成问林徽因,在众多的追求者中,“为什么是我?”林俏皮地答,“答案很长,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思成与徽因初识,他17岁,她14岁。她的父亲林长民与他的父亲梁启超是至交。两个父亲有意“撮合”。两个少年第一次一起出去玩,去的是太庙,结果少女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39
    2023-11-09
  • 《东方红》,一首仅有17个小节的民间小调在七十年时间里经过如同过山车般的经历,迄今仍给我们留下许多话题。创作:谁是词作者关于《东方红》的词作者是谁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61年陕西省委就专门派人就此做出调查,并经省委常委开会讨论,形成文件,并在当年4月10…[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46
    2023-11-09
  • 给大总统安排“爹”1919年9月15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登载了一篇意趣盎然的文章——《安福世系表之说明》,读者无不会心一笑。这篇文章把当时北洋政府的头头脑脑按照家谱的形式来排列,谱主是徐树铮。徐树铮的“老子”是谁呢?段祺瑞。段祺瑞的“爹”是谁呢?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64
    2023-11-09
  • 孟昭庚一在中国现代史上,章士钊是一位与国共两党都有着密切关系的文人。而在中共领袖毛泽东与党外人士的关系中,毛泽东与章士钊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特殊。章士钊一生最大的幸运是慧眼识人——在毛泽东早年,年长毛十二岁、社会地位又很悬殊的章士钊能慷慨解囊,资助毛泽东一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66
    2023-11-09
  • 陈正贤专制王朝每到末世,总是乱象丛生,官场尤其如此,清王朝也不例外。翻阅清末民初的笔记杂记,常常可以看到各种描述清末官场乱象的联语。这类联语,有抨击官员贪渎腐败的,有讽刺官员好声色之乐的,有嘲骂官员昏庸无能的,有讥笑官场颓风陋习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笔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66
    2023-11-09
  • 1967年中,《中华日报》向美国金氏社订购《大力水手》(PopeyetheSailorMan)漫画,交给主编家庭妇女版的倪明华(柏杨的妻子)每周连载五天,那时倪明华身兼三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于是,父亲就帮忙接下这份翻译的工作,将漫画里人物简短的对白翻译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51
    2023-11-09
  • 胡适是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倡导者,一生中写过不少新诗、打油诗、旧体诗词,大约总计有三百二十余首,其中自然也不乏情诗。他创作的情诗有些不但内容隐晦,而且常在诗题或序跋上做手脚,声东击西,故布迷魂阵,有意将读者引入歧途——这是中国诗歌阐释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最早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94
    2023-11-09
  • 张爱玲与周瘦鹃张爱玲初识周瘦鹃,由于周瘦鹃的识珠,造就了现代文学一颗巨星的冉冉升起。这会面的过程,周瘦鹃写了《写在〈紫罗兰〉前头》所谓“编者的话”,连同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一同刊在1943年5月的《紫罗兰》复刊第二期上,其中写的当为实情。张爱玲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98
    2023-11-09
  • 陆其国1934年元旦刚过不久,《申报·自由谈》主编黎烈文邀请部分“自由谈”副刊作者聚餐;这通常也是编者与作家联络感情,以取得后者支持的正常之举。这天受邀请的有鲁迅、郁达夫、曹聚仁、陈子展、唐弢、周本斋、林语堂……林语堂入席后,目光正好迎向鲁迅,便笑道,周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206
    2023-11-09
  • 张闾蘅周海斌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204
    2023-11-09
  • 完颜绍元宋代制度,凡有入仕资格而候选于组织部门(吏部)的“选人”,都要填写一份类似“干部履历”的文书,通称“脚色”,即做官的“根脚”之意。《朝野类要》中记载:“脚色: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297
    2023-11-09
  • 金满楼股票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对近代国人而言却绝不陌生。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即在开埠未久的上海面世。之后,随着洋务新政的次第铺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近代知名企业相继发行股票。其股价也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发展而扶摇直上,如最初乏人问津的轮船招商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407
    2023-11-09
  • 廖季威一个不能理解的谜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大约在9至10月间,当时我在重庆军令部第二厅第一处第三科当上校参谋,曾经看到一件美国政府致中国政府的公文,大意是“商请中国政府派出一个由5万人编成的军,协助盟军占领日本事宜”。这件公文是美国驻华大使馆转来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443
    2023-11-09
  • 钱江自1978年12月26日起,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的时候,已经有150万中国留学生奔向海外。这个数量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中国留学者的总和。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的记录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30年间走出了如此众多的留学生,以至汇聚成改变着历史进程的汹涌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492
    2023-11-09
  • 跃进,跃进,再跃进一九五八年到了,这一年我整整十岁,于是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似乎要比一九五七年清晰了许多。那是前一年的年底。一天,爸突然对我说:“走,带你到乡下去玩玩。”说真的,长这么大我还从来不知道“乡下”是个什么样子,但是看着爸的那个高兴劲,我猜想外面的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15
    2023-11-09
  • 我国最早的墨叫石墨。《水经注·漳水》说:“石墨可书,又燃难尽,亦谓之石炭。”墨的本意为“黑土”,所以“石墨”应是煤炭一类的东西。秦汉时出现了松烟墨,这种墨是用松木烧成的烟灰拌上漆和胶制成的。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出土了一小块圆柱形的墨,直径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396
    2023-11-09
  • 有一支相声段子,内容是讲创造发明的。段子中,逗哏演员甩了一个“包袱”:“你知道‘痒痒挠是谁发明的?”捧哏演员愕然,于是引来了一阵笑声。“痒痒挠”也叫“勿求人”,又叫“老头乐”,用一根竹片把前端烘弯削成齿状即成。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如火药、指南针都没有留下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382
    2023-11-09
  • 名片至少在秦末汉初就已出现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当亭长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因为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便假装“为谒:‘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释名》曰:“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294
    2023-11-09
  • 考古发现最早的灯,是战国时代的。战国时代已有连枝灯、兽形灯、盒形灯等等各种造型的铜灯,但普遍使用的是豆形的陶灯。秦汉时代,灯的式样更加繁多,有造型精美的人形灯、兽形灯,也有简朴实用的豆形灯、卮形灯。有座灯、吊灯,也有行灯、提灯。不管哪种灯,必不可少的是有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