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一1949年4月8日,前两年去国,此时刚刚借道香港回到北京的诗人卞之琳,带着一种应和中国巨变的“十分兴奋”,给远在上海的巴金写去一信:“我已经回到这里,十分兴奋。你知道要是没有这番大变,我是决不肯再回到这个一向喜欢而早成深恶痛绝的地方。年近四十,我决…[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炯明是北洋时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人们印象里,他是背叛孙中山的反动派,罪证就是1922年“六一六炮轰总统府”事件,逼得孙中山化装逃往上海。然而,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孙陈二人为何决裂?炮轰总统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晓平1980年代周扬与胡乔木的争论、恩怨,坊间说法颇多,观点各异。此文系其中之一种。1983年3月18日,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个纪念大会,由总书记胡耀邦作讲演。此外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学术讨论…[浏览全文][赞一下]
欧阳文清我的姥爷姥姥有一处房产,当年工作的单位还叫“煤炭干校”时分福利房,因为“级别”,五层的小楼只有资格入住别人挑剩的一层。随着时间推移,这座与我同龄的建筑和其中的住户一样,都到了耄耋之年;二老相继离世后,房子空了出来,楼上的人们盖因腿脚不便,已难爬上爬…[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清代学政每省设置一名,由皇帝亲自选任,其职权专管全省的文衡。凡是秀才、五贡(恩贡、拔贡、岁贡、优贡、附贡)等出身,皆由学政命题考试。生员考试分三级:县考、府州考、院考。院考就由学政亲自主持,做最后决定。学政的属员有教授、教谕、训导等职,分掌该府、州、…[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科举时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钦定解说儒经的标准教材,考生答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给一些人有可乘之机。陕西高陵著名私塾老师马述融,是贡生,擅长八股,尤其娴熟集注。他根据多年教学和观察考场积累的经验,揣摩出一手“模拟试题”的绝招,往往巧发奇中,屡试…[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因当时是陕甘合闱考试,甘肃秀才赴陕应举诸多不便,左宗棠就奏准朝廷创设甘肃举院,甘肃的考生从此不用长途奔波参加“高考”了。兰州人秦霖熙就是分闱后在该院中试的举人。后来,秦霖熙中了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进士后,将要参加保和殿皇帝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永加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可谓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考生怎能不重视,因此也演绎了一幕幕具有悲喜色彩的趣闻轶事。清代的乡试在旧历八月初八至十六日举行,历时九天,每三天为一场。省考试场称贡院,考棚同蜜蜂窝一样密…[浏览全文][赞一下]
慕容素衣张爱玲在文中曾经提到:“相府(李鸿章)家的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是看个吃!”看到这里,天下吃货必定会对着书会心微笑。我看《金瓶梅》,就如那个老太太一样,注意力全放在吃上面。都说《红楼梦》里的美食冠绝古今,可是公子小姐们吃得太过矜贵,他们吃螃蟹烤鹿肉,…[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松蔚全国人民都看明白了:人口红利用得差不多了,再过多少年,年轻人就不够用了。放开二胎政策,是要尽快“储备”的意思。然而从前几年的数据来看,“单独”父母在政策放开后的二胎申请,要远远低于政府预期。有人说:养儿防老;又有人说:养儿也不能防老。有这样的计算,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苍耳很古的时候就流传着一句俗话叫“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只因“鞋”和“孩”在古音中相同,后世以讹传讹,变成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它的本意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磨破鞋。然而,一旦“鞋子”被置换为“孩子”,那个无可置疑的“套狼”之目的便可疑起来,手…[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寅恪作《柳如是别传》,用了很大的力量,引书之广,使人惊叹。但到底限于条件,有些材料还是失之眉睫了。例如藏在浙江图书馆里的柳如是原刻诗集两种、《尺牍》一卷,就没有能利用,只见了传抄的本子。这是值得同情的。近来随便翻书,检出康熙虞山如月楼刻的《钱牧斋尺牍》三…[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天刚清朝皇帝,有的真讲学问,如康熙;有的虽然纨绔,但至少练得一手好字,出外题字不致太露马脚,如乾隆,如同治。满清皇帝的学问,好过明朝的草包皇帝,这是真的。但是,皇帝讲学问也带来新问题。以前是朱熹、王阳明这等的大儒才有资格讲“圣学”。康熙以后,皇帝亲自过问…[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唐进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时段。如果说,历史是一种回忆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给当代中国人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不时浮现出来的,除了那些对个体生命而言噩梦般的人生体验之外,也许还有不止是“娱…[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少伟上海常德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马路,横穿静安、普陀两区,全长逾二千八百米。它始筑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来租界当局为了纪念曾长期担任清廷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定名赫德路;1943年,以湖南地名常德更名常德路。这条马路在申城虽不算“通衢大道”,却“资格”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明钢201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全集》,在《方志敏文集》的基础上增添了23篇新近发现和首次发表的历史文献,其中《给党中央的信》是唯一一篇新增的狱中文稿。这篇文稿披露了许多新的史料,看点多多,弥足珍贵,对破解狱中文稿之谜大有裨益。党史界对《给党中央…[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子迟《红楼梦》是毛泽东读过很多遍的一部古典小说。他对《红楼梦》评价之高,是古今任何一部小说难以比拟的。毛泽东说,《红楼梦》是一部好书,要精读它。他欣赏《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了它很高而又恰如其分的定位。毛泽东对《红楼梦》的文字、语言极其熟悉,信…[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聿温“文革”前夕,在中国史学界、思想文化界乃至社会政治领域,发生了一起影响深远的学术争鸣,这就是戚本禹评《李秀成自述》。时至今日,在这起学术争鸣的背后,仍有未解之谜。戚本禹一鸣惊人1963年8月,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历史研究》杂志(双月刊)第四期上,发表…[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我读高中和上大学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旗飘飘》丛刊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课外读物。由此它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有位名叫赵亚山的读者就曾满怀深情地在2001年6月26日《人民日报》上说:“一晃40年过去,《红旗飘飘》是我最心爱的藏书之一。我从乡下来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慈禧太后吃鸡蛋我们一般知道的慈禧太后,是威风八面的老佛爷,坐在金銮殿上,垂帘听政,只字片语就可以决定大清帝国的命运,乃至人民的身家性命。可是,这个拥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徽号的大人物,也曾因为刚愎自用,以至邦国濒临倾圮,本人则颠沛流离,朝不…[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