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贵鸣火药味很浓的《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3月1日,香港。一种由乔冠华等创办的《大众文艺丛刊》,原本似乎是一种有关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方面争鸣的“学术性”刊物。可刊物一经面世,即刻在中国的进步文坛引发出一场重大而剧烈的文艺论争,由此又间接地引发出胡风于19…[浏览全文][赞一下]
方鸿儒世人单晓得有读书的艺术,读书的滋味。殊不知凡事皆须两面观,不可持之一端。人之于书,既可为“趣味”、为“嗜好”而快快活活地读,亦可保持适度的间距、片刻的跳离而“不读书”。“不读书”的艺术自然不是劝君目不识丁或只晓得“美眉”、“传奇”,而是不读无聊、无用…[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聪“立冬”前夕五六十年代,物资匮乏,每年冬季只靠大白菜过冬。每家每户,老老小小,冒着严寒排队购买大白菜是当时的一个景观。对比今日物质之丰富,怀疑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一个年代!(选自《丁聪老漫画》/丁聪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月版)“跳皮筋”…[浏览全文][赞一下]
演义者,在事实基础上加以文学艺术传奇发挥者也。所以《三国演义》把勤勤恳恳的参谋长诸葛亮写成有妖气的军师,《隋唐演义》的李元霸手舞远超世界举重极限的八百斤大铁锤。事实如何,以及对史料最原本的解释如何,都不再重要。有一派文学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一旦从作者手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裘山山我这个人,很多事情都是迟到的,或者叫滞后。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过三十不学艺,可我的几门“手艺”都是在三十岁以后学的。比如电脑,三十二岁,比如游泳,三十五岁,比如上网,四十岁。所以到今年我才学会开车,也很正常。其实我学开车应该算是早的,比很多作家都早。早…[浏览全文][赞一下]
洁尘有人说,年轻时眼睛越好的人,老花就越早。而像我这样从小近视的人,据说近视会慢慢地被老花中和一些,说不定老了后倒把眼镜给摘了。但愿如此吧。我夫君眼睛特别好,是那种可以当飞行员的视力。这些年上了40了,倒真应了那句话了,逐渐开始有点老花了。夫君说,不行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安妮中国人的“面子”,在英文里对应的词是“face”,说白了面子即是脸面。脸面是给别人看的,也就是你在别人眼里要活得体面,决不能没面子或者丢面子。“面子”素来是件大事儿,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人人都想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多争些面子回来。1.失节事小,面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金庸梁羽生兄曾在随笔中谈到印度的两大史诗,这两部史诗累积了长期以来无数人的智慧,当然是珍贵无比的神话与文学。但除此之外,印度还有许多篇幅相当长的神话,许地山先生所译的《二十夜问》,就是其中之一,这书又名《红颜月》,意思是说一个美丽少女的脸慢慢绯红,表示她逐…[浏览全文][赞一下]
說清楚一点,就是:我怎样看待美人。纵观动物世界,我们会发现,在雌雄之间,往往是雄的漂亮、高雅,动人心魄,惹人瞩目。拿狮子来说,雄狮多么威武,雄壮,英气磅礴。如果张口一吼,则震天动地,无怪有人称之为兽中王。再拿孔雀来看,雄的倘一开屏,则遍体金碧耀目,非言语所…[浏览全文][赞一下]
1897年,父亲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书香家庭。当时内地还缺少新式学校,所以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是也有机会读到上海出版的新书报,并在传教士开设的夜校补习英文和数学。17岁时,他考入上海复旦公学高中部,学习三年,知识大增,1917年夏成功地考上了北…[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蟠我是1968年在“牛棚”里认识陈叔时先生的,尽管他调来湖南师范学院已经多年。刚来时他被安排在地理系当老师。1964年“四清”前不久地理系撤销,他才转到我们外语系来教英语。安全闯过“四清”这道关陈先生是从北京外交系统下放到我院的,同他一起下放的还有好几位…[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福荃博古和潘汉年的友谊博古认识潘汉年是在一九二五年的春天。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震动全国,震惊世界,全国人民无限悲痛,各地纷纷举行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锡社”在无锡筹划举行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博古是江苏省无锡“锡社”的负责人,正全力…[浏览全文][赞一下]
幽默陈赓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欣欣缘起:我的朋友菩萨蛮写了《我和二百首》,此文记述了文革后期“一帮一,一对红”的故事。她所帮助的对象是一个女孩儿。那女孩儿喜欢“臭美”,因会唱几首“黄”歌(文革中,外国歌曲特别是出自《外国民歌二百首》歌曲集里的歌都被称为“黄”歌),而得了个“二百首”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编者按:本文选自一代国学大师张中行的自传《流年碎影》。文章讲述张老于1931年考入北大后在校四年之所見所闻。]这是指在校四年,校内出现一些事,同学见面,当做新闻,相告,或有兴致说说的。小的多,可以称为文事的三件,可以视为意外的六件;大的少,只一件。以下依…[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生活中,即使是在极平凡的生活中,作家一定要看见旁人能见到的东西,还要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常常听到有人告诉我:“这个材料很好,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每当这种时候,我只能沉默。这个材料既然人人都说好,那一定是真的;可是这个材料还不能成为我的,要成为我的,那只…[浏览全文][赞一下]
说来也怪,中国人似乎人人生来就能成为权谋家甚至政治家。一个出身低微并无特殊之处的女人,当了皇后之后,也能智谋百出,凌驾群臣,把一个个出生入死斩敌百万的将军视若无物,玩弄于股掌之上,终于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颇得后人的好评。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嘆!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蒋介石的早年日记,这是珍贵的近代史料。3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与张海鹏先生应邀赴美,参加了3月24日举行的蒋介石日记揭幕仪式,并在当地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研究。此文即杨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缥缈[编者按:英雄人物,浪淘不尽。《愤青史记》择历代精彩者记录之,并以网络时代的语言演绎之,为读者生动展示中国历史的另一面。]身当乱世———李克用盛唐亡于一次横扫南北的农民战争。大约在公元880年冬季,黄巢攻入唐都长安,就在公卿、贵族们哀叹国破家亡的时候,…[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力首先谈读什么书。中国的书是很多的,光古书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要有选择。清末张之洞写了一本书叫《书目答问》,是为他的学生写的,他的学生等于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他说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给这些学生指出一个门径,从何入手;第二个目的是要…[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