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2454
    2023-11-09
  • 掌故新知之四苏曼殊三十年代,柳亚子先生曾为他的亡友编刊《苏曼殊全集》。曼殊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末诞生于日本神户,父亲是侨商,母亲贺哈家(音译),有人说是苏家的下女。曼殊天分极高,学识丰富,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了推翻满清工作。他精通中、日文之外,兼通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01
    2023-11-09
  • 掌故新知之三嬉笑集大家知道廖承志同志是富有幽默感的才子,他爱随手乱涂漫画,字也写得不错,得自乃父仲凯先生的传授。母亲何香凝作山水画,他爱给她添上一两个人物。他的幽默感和文艺细胞,和家族的遗传很有关系,仲凯先生的家族,有不少以文学艺术有名于时的,闻说民国初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559
    2023-11-09
  • 掌故新知之二吴稚晖郁达夫曾记敬恒(稚晖)一件事,时间大概是民国十五年,地点是北京大学。吴稚晖和达夫等几个人正在高谈阔论,学校的一位门房(门口传达人员),有事要找吴稚晖,一进客厅,两手向吴一拱,口称“吴先生”,大家便停止谈话,谁知吴稚老却也站起来,拱手一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550
    2023-11-09
  • 掌故新知之一人文琐屑:六君子拥袁世凯称帝最力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杨度(皙子),后来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住上海杜月笙家,常约党内同志借下棋为掩饰,闭门密谈竟日。杨是曾国藩重要幕僚王壬秋(湘绮)高足,当时筹安会杨是主力,杨自谓继承老师的“帝王学”,所以别号周公。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23
    2023-11-09
  •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T)把经济学原理运用于传统上属于社会学的婚姻、歧视、犯罪等问题,并为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始作俑者。在他的这些分析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他在《家庭论》中对婚姻问题的分析。不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590
    2023-11-09
  • 彭匈我这里说的是正规宴席,包括国宴在内,大排档及寻常朋友聚会不在此列。旧时的八仙桌是方的,如今的酒桌是圆的。正可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以为,正规宴席上有两种次序是不能不讲究的。首先是座位的次序。梁实秋有一句名言,说是一个人若想一天不得安宁,你就请客。旧时请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12
    2023-11-09
  • 牟丕志狗与人类关系之密切是其它动物难以相比的,据说,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千百年来,人与狗之间发生的故事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外国一位作家写了一本以狗为主人公的书,成了世界名著。我们常看到以狗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而我们从报刊上看到的狗新闻、狗故事、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53
    2023-11-09
  • 人老了,心中最惦记的往往是幼年间的事情。我当然也一样,尽管还真不敢跟前辈们称“老”,但至少对其他老人的忆旧文章有了深一层的理解。我和北京的众多老人有一点不同,就是年轻时离家出去了十五年,其中新疆八年,河北七年。中年调回了北京,又经常出差,五湖四海的朋友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689
    2023-11-09
  • 延河出乎我的想像,我想像中革命圣地的母亲河应该还要宽广些,雄伟些,至少是一幅“水滔滔、浪滚滚”的动人画面。殊不知,枯水期的延河一派萧条,几乎干涸。我只能抱怨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了。宝塔山、杨家岭、七大会址,延安的一处处风景都与中国的现代革命史息息相关,好似重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49
    2023-11-09
  • 用外地人的话来说,就是北京人特别能“耍嘴”。北京话呢,一般来说该叫“臭贫”吧。北京人爱耍嘴,好臭贫?也许我自己是北京人,也许没有太长时间居住在其他地方的缘故,当我头一次听人家对我们有此评价的时候,并未太在意。可是说的人多了,最近文章上也看到了,这才着实吃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86
    2023-11-09
  • 徐雁金陵三山街书肆和夫子庙地区,是明清以来在江南乃至全国都相当有影响的图书集散之地,也是数百年间南北方藏书家所喜爱的淘书之地。金陵三山书肆街位于今南京市区三山街一带,原系明代中国四大书业中心之一。胡应麟说:“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阖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806
    2023-11-09
  • 陈遵写的应酬信古代做官的人为了搞好公共关系,不得不四处写信应酬。特别是地方官要和京师的长官、朋友们保持联络,请其关照;地位低的官员要向地位高的官员通候,表示有礼。至于在京师的官员向地方官员写信,有的为了推荐吏员,有的在关说人情,有的是通候性质。以上的信都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97
    2023-11-09
  • 王志坚陈凤桐翁同龢·瓶庐翁同龢(1830-1904年),清代学者、书法家。字声甫,号玉圃、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状元。历官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著有《瓶庐文稿》、《瓶庐诗稿》等。曾用斋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828
    2023-11-09
  • 陈建功沈从文先生的一把椅子沈从文先生是大作家,可他的工作关系不在作家协会。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后,他先后在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做事,1978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做事。不过,沈先生的妻子张兆和先生,倒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干部,退休前,是作协所属《人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74
    2023-11-09
  • 孙杰用今天的话说,吕后算是大汉朝的国母了。但这位“国母”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好,因为她的阴毒狠辣和精于权术。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用一个贤妻良母的标准来评价吕后,所以怎么看她都不顺眼,这是典型的男人哲学。如果我们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观察吕后的话,会看到她散发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802
    2023-11-09
  • 单刚王英辉1948年。黄土高原。烽烟弥漫。尽管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在黄土沟壑之中,在毛泽东的心中,却已经开始勾勒新中国的蓝图。建设新中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可是,在战火硝烟中成长的干部,欠缺的是系统的教育和技能。毛泽东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苏联,一个想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844
    2023-11-09
  • 1913年3月20日,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的那声枪响,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不祥信号。它告诉中国人:共和国面临严重危机。这是一个需要镇静的时刻,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时刻。面对严重危机,最容易出现的是惊慌失措、叫喊呼唤和各种骚动不安的情景,但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当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18
    2023-11-09
  • 黄竞存我的哥哥黄仁宇和嫂嫂格尔住在美国纽约州NewPaltz市,在1999年除夕中,我在西岸和仁宇兄通了两次电话,在交谈中互相勉慰,庆幸平安地进入一个新世纪。2000年1月8号,新世纪刚度过一星期,那天加州气温平和,我们还在计划周末活动,突然间仁宇兄的儿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65
    2023-11-09
  • 贾植芳李怀宇初到上海,应陈子善之约到季风书园会面,意外地找到贾植芳的著作《早春三年日记》。这是贾植芳1982年1月至1984年12日的日记,是他平反后回到复旦大学初期的记录:读书,教书,交游,坦荡的生活,质朴的思想。在1982年10月19日的日记中,贾植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745
    2023-11-09
  • 赵映林一如果生活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只要向任何一个知识青年提问:“你喜欢读什么杂志?”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新青年》杂志。”如果再问他:“你最敬佩的人物是谁?”他同样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胡适和陈独秀。”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毛泽东就曾这样回答过。凡读过美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