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1976
    2023-11-09
  • 范用《电通》画报一案“文革”期间,一九六八年上海发生一件轰动全市的所谓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反革命事件”——“七一五反革命事件”。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一份三十年代的电影画报《电通》半月刊。《电通》出版于一九三五年五月至十一月。共出版了十三期,出版者电通公司,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71
    2023-11-09
  • 谢其章邵洵美去世的1968年,我正在家等待分配,这一年留下的印象是很躁。很乱,很不知所措。国家是这样。个人更是这样,8月28日我被分配到内蒙草原插队,在那呆了8年。1968年死了很多的文化人,我当时就知道一些。但不知道邵洵美,那个年代没人知道邵洵荚,课本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88
    2023-11-09
  • 在阴晴不定的政治气候中,历史患有一种选择性的失忆症。“京华名士”袁克文,就曾经这样被遗忘和错过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只有少数人粗略地注意到,他是某一个时代行将结束时掩面沉没的旧日王孙。的确,面对这样的人。当时甚至以后的几个时代,都会感到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45
    2023-11-09
  • 曾彦修李晋西口述曾彦修整理李晋西知识广博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王明、康生、陈云同机从苏联飞回延安。康生在苏联中共代表团中是近似于王明的一个人,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一九三八年五六月在马列学院教过我们的课。党的理论这部分是他讲的。他会讲,有一句是一句,条理清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98
    2023-11-09
  • 1953年12月1日。中国南海大、小金门海域,天昏地暗,滔浪汹涌。一叶渔舟载着一支送葬队伍。12时整,距渔舟不远处的军舰上一阵枪鸣,哀乐大作。送葬队伍由一位身着军服的中年人主持,与殇者亲属一道手执粗绳,将一灵榇(骨灰盒)沿船舷缓缓降下……灵榇上刻着亡名: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102
    2023-11-09
  • 张鸣古人选美比脚丫选美,不管招牌怎样打,有多少华丽甚至道德化的由头。归根结底,是要秀出女人的容貌和身体,越是男人感兴趣的部分,越是讲究。其实中国的古人也是如此。只是,在缠足的时代,对于中国男人,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男人来说,女人最有吸引力、最性感的部分,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70
    2023-11-09
  • 王凡[按:“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发动领导者之一、时任中共北平临时市委书记谷景生,生前曾追忆过他所亲历的那次运动。他的追忆使那些因时间的久远和某些特殊缘故语焉不详而产生的疑问,得以解析。]有关伟大运动的发起领导者语焉不详毛泽东曾把“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056
    2023-11-09
  • 秦风1937年初,访问延安的美国学者与新闻界的友人曾留下了一些珍貴的照片,充满着史实的感动。中共领袖们在长征之后仍保持坚定与自信。不过任何人都看得出,情势依然十分艰困,危机仍未真正解除。这点从几个革命领袖没有任何排场阵仗的言行举止,风霜满面的脸庞,以及对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82
    2023-11-09
  • 王丰“御医”建议蒋休息半年,宋美龄大发雷霆蒋介石在阳明山车祸之后,健康亮起红灯。1972年是壬子年,蒋氏家族中的“逼宫”事件,更使风烛残年的蒋介石,心情蒙上一层阴霾。1972年5月最后一周的某个下午。在阳明山中兴宾馆的阳台走廊上,蒋介石正沿着走道来回散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73
    2023-11-09
  • 散木一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夙有“仁义礼智信”丰富传统精神资源的中国。现在竟为“诚信”缺失(在不地道的商品经济环境下,居然几乎成了稀缺资源)伤透了脑筋。别的不说,就说摄影,一个“华南虎”事件闹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那么,值得探究的是:以求真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74
    2023-11-09
  • 雷抒雁写下这个题目,又觉有些不妥。因为,如今吃喝之风颇盛,若把读书当了吃饭。或把吃饭当了读书,都是对文化的一种羞辱。可对我,读书确如吃饭。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和吃饭一样,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过。尤其是近十年來,已知老之将至,读书的兴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54
    2023-11-09
  •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02
    2023-11-09
  • “胎教”似乎是件新鲜事、是个新名词。然而,我国古代就有非常完整的胎教理论,并且“胎教”这个名词也是古人创造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的国家。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论述。《大戴礼保傅》对于胎教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古者胎教,王后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09
    2023-11-09
  •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83
    2023-11-09
  •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96
    2023-11-09
  • 薛巍日前英国评选该国十位最机智最幽默的人,结果当选的全是男性。“对男人来说,悲哀的是他们最珍爱的两样东西———女人和幽默———势同水火。”在英国最机智的人的评选结果中,丘吉尔排名第五,撒切尔夫人名列第十二。丘吉尔可谓英国政坛上词锋最咄咄逼人的政治家。他的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90
    2023-11-09
  • 陆人我经常遇到一个困扰,就是在一个很近的距离内,已经不可能看不见了,一些“熟人”却硬挺着装没看见你,昂着头,或低着头过去。擦肩而过时,你知道他(她)绝对已经看见你了,你已做好了打招呼的准备,他(她)却拒绝接招。这让我觉得,相当多的中国人都怕见熟人。一个跟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967
    2023-11-09
  • 于湘女士我们对于张天翼先生的小说《华威先生》还有印象吧?华威先生是抗战时期的人物。当时战事紧张,而在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地为抗战作“贡献”。他的贡献就是白天开会、讲话,晚上喝酒。而且费尽心思,钻营到各种团体中去,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华威先生这样的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49
    2023-11-09
  •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上海人对温州人的态度起了微妙的变化,像我这种经常出差的人最先感觉到了这一点。先是指定温州人住国光、安东这些小旅馆的决定取消了,排队购船票在身上编号、托运行李特别规定之类的“特殊待遇”也没有了。上海人托温州人带的也不再是菜籽油、虾干之类的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1886
    2023-11-09
  • 毛乐耕这种麻木不仁的下跪心态,长期以来已不知不觉地深入了国人的骨髓,被沉淀下来,演化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了一种劣根性。如果现在还要任其张扬下去,那实在是很令人可怕的。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关于下跪的新闻竟然多了起来。先是泛滥于荧屏上的那些帝王戏,将…[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