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论者还拿荀子的另一句话“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荀子·正论》,以下只注篇名),作为荀子具有民权思想、契约论思想的依据。但我们只有将这句话放到其所在那一段话中,才能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荀子的这段话是为了驳斥“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有人频频批投降派,骂汉奸,说什么“要警惕手榴弹往后扔的人。”俺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不懂得贸易战是怎么回事,但是俺懂得一个最简单的笨理:谁规定的手榴弹只能往前扔不能往后扔啊?这手榴弹要往哪里扔,应该由老百姓的利益来决定。老百姓需要你…[浏览全文][赞一下]
恝置事实,率由旧章,重复故事,自以为得计,觊觎侥幸;若舟行,而剑不行,索剑于契处,可得乎!——我游冥冥我个人一直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原句中字词不增不删仅重新排列组合便蜕变成通顺新句,仿佛化学上同分异构体之游戏,汉藏语系乃感性化诗歌抒发,常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缺…[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有一句经常为人引用的话:“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以下只注篇名)据此,徐复观先生认为,在荀子看来,“天下不是私人可得而取或与,乃系决定于民心、民意,则人君的地位与人民对人君的服从,无形中是取得人民同意的一种契约的关系…[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有一句经常被人引用的话:“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以下只注篇名)对于这句话,有种种评论。一种观点认为,这表明,荀子“心目中的社会,是‘朝无幸位,民…[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荀子·礼论》,以下只注篇名)“国之命在礼。”(《天论》、《强国》)据统计,《荀子》一书提到礼的地方多达三百余处。(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p。522)“礼”应该是荀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和范…[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有一段也许是最著名的论天人关系的话:"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浏览全文][赞一下]
关于人应不应该"知天",荀子在《天论》一篇里有两种似乎相反的说法。一处是前面所引"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夫是之谓天"那一段话后有一句:"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另一处是紧接此处的一段话:"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浏览全文][赞一下]
任正非:美国现在求我们过去,我们也不会去美国了!!作者:刘耀杰美帝国主义举全国之力,发动五眼联盟和全世界力量来围剿华为,已经20多天了,不但没有让华为倒下,反而让华为越战越勇,走向了世界最强舞台,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浏览全文][赞一下]
常听四、五、六零后及以前的人们感叹一句:“我这一生,什么都经历了。真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什么都让我赶上了。”说得是那样意味深长。而说完,他们的眼神常常出现好长一段时间的空濛。我知道,那样的时刻,他们已经被过去的岁月悄悄的带了回去,然后心中是一抹长长的痛。尤…[浏览全文][赞一下]
6月1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刊登一篇题为“福建漳州三座大桥的‘大’字拟去掉:民政局称其刻意夸大”的文章,说是全国各地正推进不规范地名整治,一部分案例也随之披露,福建漳州三座大桥进入到当地公示的“大洋怪重”地名清理整治清单,漳州市民…[浏览全文][赞一下]
关于"天人之分",荀子有一段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的天人关系观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石。学术界对荀子这一重要思想的看法和评价也多有分歧。下面一系列文章拟结合有关论述对此作一些分析,希望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其原意。要弄清天人关系,首先得把"天"、"人"的内涵的搞清楚。天人关系的"人",其含义自明,毋须多言。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的人性论必然导致对圣人或圣王政治的强调甚至崇拜,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社会论意义。他说:“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隐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如果不是人性恶,圣王…[浏览全文][赞一下]
与性相反,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所以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伪的产物。“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化”就是改造、教化,也就是“起伪”。“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什么是性?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性恶》)“性者,本始…[浏览全文][赞一下]
相信法律工作者或者法学爱好者,最近没少关注张扣扣杀人案的庭审结果吧?面对案件的发展,网络媒体也是多方位的进行了报道;面对庭审的结果,许多网友也是争相转发链接,营造强大的氛围,希望以此,通过世人心里的怜悯来保住扣扣的命。感谢这群好心的网友,同时也要感谢这群尽…[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自从美国打压“华为”以来,一向低调的任正非先生成了网红人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显示了一个大企业家的胸怀和眼光,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强调,更是切中要害之谈。记者问:“当外界都在担忧华为如此生死攸关的一个时刻,您反而有点超然物外要谈教育,教育还是您…[浏览全文][赞一下]
湖南省的桃源县已经很少有国营企业了。桃源县的领导干部,以“企业亏本、无法维持现状”为借口,把国营企业要么给人承包、要么干脆把国企卖了。但这都是些“不真实的说法”。打个比方:国营的“桃源县自来水厂”是个盈利丰厚的公司,因为厂子效益很好、有钱发,许多人削尖脑袋…[浏览全文][赞一下]
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既然这一思想的实质在于为国君出谋划策,告诉他们怎样才能保有和扩大自己的统治,而且似乎言之有理,为什么得到国君响应的情况很少,国君们似乎并不愿意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呢?“得乎丘民为天子”,我想这样简单的道理,诸侯国君倘若不…[浏览全文][赞一下]